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风采 > 吴跃军:以大将的胸怀研究粟裕学

吴跃军:以大将的胸怀研究粟裕学

2019年03月27日 14:48:12 访问量:7325 作者:钟奋生

编者按:

      上海湘籍旅行艺术家粟多辉先生2019年3月26日精彩点评了钟奋生纪实文学《吴跃军:以大将的胸怀研究粟裕学》:吴老师,我认真看了您的长文,确实了不起。

一是跨行业研究无亚于重起炉灶,这是果敢;

二是长期独守一域,默默坚守,这是毅力;

三是从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去拣选考究还原历史,是定力;

四要把粟裕大将的生平事迹、思想才华,以及军事理论等挖掘好写好,得有功底,这是才华;

五是至今为止写出了那么多的文章和著作是谓用心良苦也!

六是感谢您和夫人长年的默默付出,粟裕大将地下有知了。

吴跃军校友是中华民族全书侗族卷《中国侗族》十三个学术顾问之一,侗族有影响的六十名文化人物之一,新晃一中高65班(肄业)校友,现特此向师生们推荐,从吴跃军校友奋斗史上反思自己,学习粟裕,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打赢!为迎接母校建校八十周年和新中国七十华诞贡献自己一份光和热。

跃军简介   

    真名吴跃军。网名亚高原,笔名水光,雪峰武陵山脉之大湘西夜郎侗家人。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侗学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侗族》学术顾问。红色文化学者、博客达人、《粟裕学研究》执行主编。


主要成就

   在《人民网》、《名家》、《中国民族》、《大江南北》、《铁军》、《中红网》、《武陵网》、《中国民族宗教网》、《中国新农村杂志网》及文艺报、人民铁道报、湖南日报、湖南工人报、贵州民族报、当代商报、科教新报等多家报刊网站发表文章。

   在人民网强国博客、博客中国、网易博客、新浪博客、凤凰网博客开有实名认证专栏博客。辞条、事迹及作品入选《中国侗族》、《远口吴盛后裔人物》、《今日的辉煌》、《2012年身影全国榜样人物访谈录》、《中国文学艺术家和文房四宝专家传集》、《侗族文化词典》、《侗家人》、《黔东南社会科学》、《贵州侗学研究通讯》和国家图书馆、军事科学院院史馆等各大图书馆。

   2002年起,湖南粟裕研究室创刊主编《粟裕研究资讯》(全国三家粟裕研究刊物之一)。

   2002年11月在京召开《苍松劲草》出版座谈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蔡劲松研究员主持。


                   


    2007年8月8日,组建中国侗文化城粟裕纪念馆。8月10日出版《百年粟裕》纪念专刊,同时还主持粟裕祖籍地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分会场召开的粟裕百年诞辰座谈会。20日应邀参加中央、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纪念粟裕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得到原中央军委领导迟浩田题词和粟裕夫人楚青等接见。

   2008年8月7日,作为学者,在湖南省社会学会、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法学研究所主办的湖南社会学网社会学人;潇湘学人和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主编的《共和国第一大将粟裕》均有介绍。

   2012年8月,主编《粟裕学研究》,并在湖南会同主持召开粟裕学研究会议。

   2013年8月,倡导成立怀化市粟裕研究会,当选筹备委员会顾问。指导筹备组到北京等地开展活动。

   2016年2月21日,粟裕同志夫人楚青先生以92岁高龄辞世,以《粟裕学研究》主编名义表示哀悼,并委托北京侗族联谊会负责同志送花圈。

学术研究、文学创作成果一览表

   一.著作 和参加编著的著作

   1. 长篇纪实文学《苍松劲草》 2002年,华夏文化艺术出版社320千,怀化市原市长、湖南省审计厅原厅长吴宗源序。

   2. 诗集《如鹰飞翔》2005年,远方出版社480千,中央民族大学教授郑国乔、新民晚报老报人冯英子、评论家过伟序。

   3. 诗集《水光诗选》2007年,远方出版社480千。

   4. 散文集《粟裕之谜》2007年,北京艺术与科学电子出版社142千,军事科学院原副院长高锐少将前言。

   5. 长篇人物传记诗集《粟裕:血与火的交响》2008年,中国戏剧出版社210千,湖南省文联副主席林河题写书名,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刘祥顺序。

   6. 《侗族通史》上、下卷 2013年,11个作者之一,贵州人民出版社1000千,主编:石开忠 。

   7. 长篇人物传记诗《粟裕血与火的交响》 2015年5月,白山出版社再版 。

   8. 诗集《星星鼓楼》 1995年,主编,贵州民族出版社150千,吴廷栋题名,柯原序。

   9. 诗集《思金米:怀念粟裕诗选》2006年,第一版,2007年8月再版,主编,北京艺术与科学电子出版社240千,柯原、杨进铨、陈衣序。

   10. 文集《中国原生态稻作民俗文化抢救与保护——黎平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2005年,执行主编,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稻作文化专业委员会编,266千。


     


   11. 诗集《侗族诗选》2006年,第二副主编、策划统稿,广西民族出版社400千,原书稿《20世纪侗族百年诗选》。

   12.《百年粟裕》2007年,主编,纪念粟裕同志诞辰100周年《粟裕研究资讯》专刊,湖南粟裕研究室编200千

    13. 湖南省社科联连续五年表彰的优秀内刊《鼓楼》杂志,出版特刊《粟裕学研究》2013年,第二编委会副主任、执行主编,湖南省侗学研究会编,300千。

    14. 散文集《平溪流韵——扶罗镇散文选》2006年,第二编委会副主任、作者之一,中国国际文艺出版社204千 。

    15. 散文集《侗学论著序言选》2007年,组稿录入、特约编辑、校对,中国文联出版社340千,杨进铨序。

    16. 文集《粟裕大将——侗族人民的好儿子》1998年,第三副主编、作者之一,广西人民出版社280千,莫虚光序。

    17. 《鼓楼》创刊号2008年,创刊编辑,湖南省侗学研究会,200千 。

    18. 文集《侗族文坛纪事》2008年,侗族文学界13个编委会委员、六个执行编务之一,吴跃军、曹婧夫妇均为执行编务,广西民族出版社680千,主编粟永华、吴浩 。

    19. 祝贺侗族大歌申遗成功《鼓楼》专辑2009年,编辑,湖南省侗学研究会,200千 。

    20. 中华民族全书《中国侗族》2012年,侗族学术界13个学术顾问之一、资料提供,宁夏人民出版社400千,杨筑慧著 。

    21. 《鼓楼》创刊五周年专辑 2013年,特约编辑,湖南省侗学研究会,300千 。

    22. 《远口吴盛后裔人物》2013年,编委会副主任、副主编,远口吴盛后裔人物编委会410千,主编吴谋高、吴展江 。23. 《燕岚心语》 2015年3月,2个责任编辑之一(署名:水光),香港名家出版社,龙燕怡、曾纪岚著,380千。

    24.《柯原自选集》 2008年还受托编辑《柯原自选集》(中国戏剧出版社),提供柯原文学创作六十年来作品公开出版录。

    25、《粟裕研究资讯》(《粟裕研究》电子刊)1-50期 2002-2013年,主编,出版50期发表省内外作者粟裕研究文章300万字。全国三家粟裕研究刊物之一。2007年因主编全国三家粟裕研究刊物之一《粟裕研究资讯》和出版《百年粟裕》等书刊,参加人民大会堂召开的纪念粟裕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得到中央军委领导和粟裕家属、湖南省委副书记的接见。

二.科研项目

    1.《中国侗族军事史》 贵州民族大学侗学研究中心、贵州省侗学研究会重点项目《侗族通史》子项目。2005年5月14日在贵阳接受《侗族通史》编写领导小组写作17个子项目之一《侗族军事史》组长的任务。当年写出提纲上报、征集史料。 正在收集整理资料、创作进行时。

    2、《中国侗族》(宁夏人民出版社2012年出版) 宁夏人民出版社重点项目《中华民族全书侗族卷》侗学界13个学术顾问之一 。

    3、《侗族通史》(贵州人民出版社2013年出版) 贵州民族学院侗学研究中心、贵州省侗学研究会重点项目,侗学界11个作者之一 。

    4.《粟裕学概论》 xx研究会项目 ,正在写作进行时。

    5.《传统文化小百科?侗族卷 》湖南省民宗委古籍办项目,作者之一:参加文化遗产、侗学研究、人物志三章写作 。

    6.《侗族通览新编》(2018年10月出版) 广西侗学研究会项目,侗学界60多个作者之一 。

    7.《沧海伏龙:毛泽东与粟裕》xx出版社项目正在创作进行时。

三.科研获奖

    1.《粟裕大将:侗族人民的好儿子》(副主编) 2000年首届中国侗族文学风雨桥奖 。

    2.《星星鼓楼》(主编) 2000年首届中国侗族文学风雨桥奖、中国文联跨世纪基层作家之路优秀作品奖 。

   3.《粟裕:血与火的交响》(长诗) 2010年获第二届届中国侗族文学风雨桥奖 。

   4.《侗族诗选》(副主编) 2010年获第二届届中国侗族文学风雨桥奖

   5. 诗歌《慢车人生》获首届飞轮文学二等奖(一等奖空缺)。



    6. 书评《毛泽东眼中的“常胜将军”无冕元帅粟裕起伏一生 》2011年12月31日获人民网首届党员书评大赛二等奖,100多家网站转载。

   7.访谈《粟裕学研究开创者——访湖南粟裕学研究馆馆长吴跃军》 2013年6月29日出席在江西九江召开的《2012年度身影全国榜样访谈录》首发式、2012年度身影榜样人物颁奖典礼暨中国榜样作家群联谊会。个人获2012年度团中央?身影全国榜样人物称号。

   8.散文《问道鹤山得道渠阳》2014年10月获中国社科院、湖南省文联主办“飞山我们的精神家园”全国征文大赛优秀奖。

   9.散文《亲历芷江受降、南京受降》 2015年12月获长沙市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征文三等奖 。

   10.《侗族通史》编委会(主编石开忠,作者之一) 《侗族通史》2015年12月获贵州省第十一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奖三等奖。


与淮海战役参战粟裕部老兵合影


    11.散文《飞天红鸟.千年银杏.侗藏红米》(署名亚高原)2016年10月获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侗族文学分会、中共新晃侗族自治县委、县人民政府、湖南省侗学研究会举办的“新晃杯”全国侗族文学征文大赛散文奖(排第二)。经过中国作家协会彭学明主任、作家出版社黄宾堂总编辑、《诗刊》李少君副主编、《文艺报》明江副编审等专家学者评审。

   四.社会兼职

   曾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稻作文化专业委员会、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侗族文学分会(第四届2006-2014)、湖南省侗学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侗族军事史》、《粟裕学概论》编写组组长,侗人网副总版主,湖南省雪峰文化研究会理事,中国民族全书侗族卷《中国侗族》学术顾问。亚高原?粟裕学研究网站站长(****)。湖南粟裕研究室主任兼《粟裕研究资讯》主编、《粟裕研究》电子刊总编、《粟裕学研究》编委会副主任、执行主编。美篇号 818237《亚高原的专栏》作者,《向粟公学战略》、《中国新晃四宝之乡》、《多嘎多耶大侗寨》微信群群主,新浪微博军事博主兼《粟裕超话》主持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侗族文学分会粟裕研究组、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湖南省作家协会、湖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长沙市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新晃侗藏红米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总顾问、桂林市新四军研究会顾问、怀化市粟裕研究会筹备委员会顾问。


         


小会计与大将军

文/钟奋生

    在湖南湘西那片神奇的沃土上,有一位铁路业余粟裕学研究者,开始默默耕耘,后来威震一方,象一颗新星升上夜空!引起世人关注,受到国家重视!

    他叫吴跃军,笔名水光,以大将的胸怀研究粟裕。如今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侗族文学分会副秘书长暨粟裕研究组成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稻作文化委员会副秘书长、湖南省侗学研究会副秘书长、湖南粟裕研究室《粟裕研究资讯》主编、亚高原*粟裕学研究馆馆长、粟裕学博客播客圈圈主、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一师分会会员、湖南省怀化市党史委粟裕大将史料征集组成员,粟裕学的提倡者和实践者。

穿越时空的景仰

   吴跃军是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扶罗镇云溪村老场人,现供职于湖南省长沙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铁路分中心。1986年7月,他从柳州铁路运输学校财会专业十三班毕业,分配到了当时的广州铁路局怀化铁路分局靖县车务段。在靖州基层站段工作17年工作中,他先后任出纳员、会计员、助理会计师、副经理兼财务主管、多经财务主任。

   粟裕是侗族的后代,吴跃军也是。粟裕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他们侗族人民更引以为自豪。粟裕是第一位侗族国家级党政军高级领导人,侗族的后代吴跃军,一个会计和一位国家领导人,开始了穿越时空的景仰,进行长达20多年的时空对话!靖州车务段与战神大将军粟裕的故乡湖南会同县毗邻。他休礼拜天就经常去粟裕的故居参观,进行红色教育的思想洗礼。他非常崇拜将军,不仅崇拜他百战百胜、料敌如神的军事天才,更崇拜他虚怀若谷、品德高尚、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人格魅力!

   吴跃军平时爱好写诗,已编辑出版诗集《星星鼓楼》、《如鹰飞翔》、《水光诗选》、《侗族诗选》等。他的感情极为丰富。他从当时官方或民间流传的资料,初步了解到,粟裕有60年的革命生涯,30年处于逆境。征战一生,业绩辉煌。尤其是粟裕战争年代的军事天才,共和国革命战争历史上,作战不拘成法,犹如行云流水,以大智慧、大谋略、大胆识运作的大兵团战役,打得敌人措手不及,六神无主!他是惟一的常胜将军,是杰出的歼灭战大师。吴跃军早就对他十分景仰,现在又能经常抽空到粟裕的故乡看看,更是拉近了他与大将军的距离!客观地说,粟裕的赫赫战功,对中国解放战争的巨大影响,在建国后一个较长的时期,没有得到应有的宣传,以及对他的资料进行较好的挖掘整理,后人全面了解这位战神的人不多。他1958年反教条主义时被错误批判,撤销总参谋长职务,一直在军事科学院工作,无缘进入中央政治局,直到1980年补选进入全国人大常委会,成为副委员长进入国家领导人行列。他的一些部下很多很早就是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了。他蒙冤36年,压抑坎坷,逝世后10年到1994年才平反。

       

粟裕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与叶剑英交谈


    只了解身经百战不居功的粟裕,还不能算了解粟裕,只有同时也了解蒙冤半世不消沉的粟裕,方称得上是了解了粟裕。

   正如吴跃军在《粟裕--血与火的交响》一书中写到:

   一个时代的军神

   一个时代的完人

   一个时代的骄傲

   世世代代有人研究

   方方面面有人学习

研究工作的动力

   吴跃军研究工作的动力,来源以下几个方面:

   1、粟裕1967-1975年曾在文革期间协助周总理工作,参加国务院业务组【副总理级】,主管国防工业、铁道、交通、邮电、港口建设和造船统筹。也就是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粟裕还是我们铁路的老领导。

   2、粟裕属于湘西,并与吴跃军属于同一个少数民族--侗族。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也拉近了吴跃军与将军的距离。

   3、吴跃军有着一股“湖南蛮子”的精神,即:吃得苦,霸得蛮,不怕死,耐得烦。还有一股湘西“匪性”诗人特征的一腔热血。

   正是有了这三股动力,从而促使他走上了一条业余研究粟裕的奋斗之道!

   于是,从1993年起,吴跃军开始从收集粟裕诗词入手,开始业余研究粟裕旅程。凡是有关粟裕的书籍他都购买;凡是有关粟裕的故事,只要条件允许,他都认真去考证。当时的大气候是否容许他这么做?他的能量是否能达到应有的效果?他的前途是光明还是黑暗?世俗的眼光会怎样看待他的行为?他的前面没有路,要靠自己去摸索走出一条路!不过,第二年他的眼前一亮,给他的研究工作带来了一线曙光!

   1994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同时发表经中央军委江泽民主席批发,由中央军委刘华清、张震两位副主席署名的《追忆粟裕同志》重要文章,对粟裕的丰功伟绩和崇高品德作了全面的实事求是的评价,明确指出:“1958年粟裕同志在军委扩大会议上受到错误的批判,并因此长期受到不公正的对待。这是历史上的一个失误。这个看法,也是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意见。”正式公开为粟裕1958年的冤案进行了平反……

    2002年以来,吴跃军主持湖南粟裕研究室,倡导粟裕学,开办《亚高原*粟裕学研究馆》网站,成立中国侗文化城粟裕纪念馆,和江苏七战七捷纪念馆、会同粟裕纪念馆等出版了《粟裕研究资讯》,整理了《粟裕学研究实录》。2007年8月8日创建中国侗文化城粟裕展览馆,8月10日在粟裕祖籍地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主持粟裕百年华诞座谈会。

1970年6月,粟裕访问刚果会见 总统恩古.瓦比


起步研究的艰辛

   2003年11月10日,铁路业余粟裕学学者吴跃军搬了新家。一个有趣的鲜为人知的细节:他购房时有意选择的门牌号必须是502。不仅如此,他家阳台的防盗网上,也制作了一个醒目的标志:502。他的信报箱也是502,他的网名也是502。他的思想一直在穿越时空,他对将军的景仰首先聚焦在“502”这三个神秘的数字上。它是一代战神粟裕在华东野战军的代号。二十多年来,他潜心研究粟裕,酸甜苦辣,苦中有乐,默默耕耘,硕果累累……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邓敏文研究员致函粟裕研究者吴跃军时所说:“这类工作没有报酬,只有奉献;没有荣誉,只有辛苦”,“也许这是我们这些人的生命价值的所在。”

   由于粟裕同志受到错误的批判,很长时间内一些书籍文章因人废史,因人废言,对粟裕指挥的战役,将指挥者移花接木,或含糊其词。对这些战役横加指责,作了不符合事实的评论和记载。种种流言蜚语,以讹传讹。

   吴跃军没有当过兵,原来也没有对军事理论进行过研究。他只有中专学历,学校学的是财会,分进单位从事的仍然是财会工作。如果他去研究经济战线的一位重要人物,或许还与他的专业对口;研究一位大诗人,也与他的兴趣爱好,及这方面取得的成就相吻合。研究战神粟裕,似乎缺少根基。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起步阶段他交了几个好朋友,一个是民间文艺评论家盛夏先生,一个是会同粟裕中学文亚玮老师,一个是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杨进铨,一个是侗学专家石佳能。这些朋友被他苦心研究粟裕的精神所感动,于是纷纷指点他。盛夏先生要他将所搜集来的那些资料,再规范整理一下,用一个报纸刊物的形式记载下来。俩人很快一拍即合,决定办一份《粟裕研究资讯》!他俩那时都不懂电脑,如果将资料输入电脑,再排版印出,全交给打印店去完成,吴跃军感到经济压头,弄不好一个刊物就要去掉他大半个月的工资!他就是几个死工资,原来业余时间都捉摸写诗去了。不仅没有任何第二份收入,1998年,他爱人还因工厂破产下岗,待业在家一直没有找到工作……他的第二位朋友,就是他的爱人曹婧了!她虽然对电脑也还是个门外汉,但比他们多少要好些,能敲打出几个字。吴跃军就将这个任务交给她,正好在家没事,找些活给她干。从长远的目光出发,他还是咬咬牙,购买了一台二手苹果型的电脑。 2002年11月,《粟裕研究资讯》第一期出来了!这是自己以报纸形式印出的,两面都排满了收集整理出来的有关研究粟裕的文章!这一次,他们印了100多份。免费赠送给粟裕研究者和老同志,并且还郑重寄了一份给粟裕的战友和夫人楚青大姐。他爱人曹秀连从此竭力支持他的研究事业,为他打印上百万字文稿。给他当义务“秘书”,他家的电脑都打坏了两台。

   这些年来,《粟裕研究资讯》经历了复印、铅印、彩印几个阶段。他为此不仅付出了大量的心血精力,还默默奉献出了一笔可观的经费。组稿、编辑、印刷和邮寄通联及添置电脑、传真、扫描仪、数码相机等设备的费用,据不完全统计在十万元以上,这还不包括购买书籍资料和自费采访哩!开始阶段一次只印100本,固定后印500本。现在一年出两期。第29期刊物《百年粟裕》,还是彩本印刷了2000本!在吴跃军的带动和影响下,粟裕研究正从老兵向新人扩展,不少年轻人,自发自觉从事研究,成立粟裕研究会、研究组、研究室;开设宣传和研究粟裕的网站,如网上粟裕纪念馆、粟裕研究论坛等等。全国粟裕研究刊物有三家,《粟裕研究信息》、《粟裕研究通讯》、《粟裕研究资讯》,前两家由于种种原因都已停刊,惟独《粟裕研究资讯》还在继续办刊,已经出版到了总第32期。2007-2008年,为了纪念开国元勋粟裕百年诞辰,他还自费出版了《思金米--怀念粟裕诗选》、《粟裕之谜》及长篇人物传记诗《粟裕--血与火的交响》三本书,共计两万多元!    

大将夫人的鼓励

  更难能可贵的是,粟裕大将的夫人楚青,将吴跃军当成了自己的知心朋友,有时想到了对研究有用的细节,清晨就给他家打来电话,她要将一些有关研究粟裕好的思路告诉他。

   《粟裕研究资讯》有一位非常忠实的师长与读者,她就是粟裕将军至今仍还健在的夫人楚青。在研究粟裕的进程中,吴跃军一直得到了她的关怀、帮助与指点,将吴跃军当成了自己的知心朋友,有时想到了对研究有用的细节,清晨就给他家打来电话。她怕自己一些好的想法,"灵感"期一过,就冲淡了。几年来,她还经常与他保持着通信、电话联系,而且每封信都是自己亲自用钢笔字书写,下面不妨摘抄三封以飨广大读者。

跃军和粟裕夫人楚青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留影

跃军同志:

   你好!谢谢寄来《粟裕研究资讯》总第14期;粟总地下有知会感到欣慰的!

   拜读此期后,发现有3个错字,特告如下:

  1、P2“月光峰”诗第一首第四句:

   “……月光圈内仰遗风”,其中“圈”字应为“圆”(简体为“园”)。此处绝不可用“圈”,试想怎么可以置粟总于“圈”中哩?!我特地查阅了我当年日记,证实写的是"园"。为此,务请更正。又见到浙江遂昌王封小学编印的《红色之旅》,亦将“园”误写为“圈”,可见错传不少。

   2、P4第2行:

   “……,但忆疆场捷报传”,其中“传”字应为“频”,亦请更正。

   3、此外,P2,第一首诗,来信题目为"思君·缅怀粟总辞世二十周年",但下列第一首诗与题不符。

   该诗作于1984年6月1日,是当年外出洒放粟总骨灰结束返京的当日。如编者原意是想以此诗纪念粟总辞世二十周年,则题意不合,时间也出入太大了。且末加说明。

  至于缅怀粟总辞世二十周年,我是写了一首。现抄写如下:

                       思难尽

   关河路途二十秋

   相守无缘共白头

   青山埋骨徒有穴

   思绪难尽恨难休

   以上均务请更正,以免以讹传讹,使我心中难安!

                        此祝:近好!

                                    楚青

                                   4/4  2004年

又,给你打了电话,手机均无人接,只好去信,收到后盼告!

跃军同志:

   你好!似有一阵末通音讯了。想来工作忙碌吧?!我近来常翻阅你寄来的《苍松劲草》、《粟裕研究资讯》等,如过去所说,你们这种群众性的研究是很富生命力的!我的一位老战友他收阅了我寄给他的一期《粟裕研究资讯》,甚有兴趣。他很希望你们能把他作为一位长期读者。我想,你们是宣传粟裕的"积极份子",一定会同意的吧?如蒙同意,我代表他先谢谢你们!他的通讯地址是:江苏扬州市长征西路26号1楼101室,邮编:225007。

   我还拜托你一件事:2007年8月10日是粟总的百年诞辰。我以为这是我们这些人能为他办的最大一件事了!我想你是热心而有活动力的人,建议你能早日做些安排,如可能并请早日和我通通讯息!如何?别不多叙,此祝:

                   康乐!

                           楚青  29/3 05年

跃军同志:

   你好!

   寄赠你的大作《粟裕之谜》、《思金米--怀念粟裕诗选》各一册已收到,甚谢!很高兴你为粟裕研究所作的努力以及所取得的成绩,期盼你不断为之作出新的成就!想粟总地下有知,定会高兴的!!

   我现在年事已高,主要期盼你们并引导更年青的后代人在这方面多出成果了!

   别不多叙了,此祝:

                      全家欢乐!!

                            楚青  13/10  07年

    这些年来,吴跃军两次到北京见到了军委办公厅副军离休老干部、新四军老战士楚青同志,并亲自采访了楚青同志。粟裕的军事实践和理论、粟裕的三立(立功立德立言)完人魅力,及楚青同志的鼓励,是湖南粟裕研究室多出成果的动力和源泉!

1955年10月,总参谋长粟裕在全军射击运动会上讲话


研究粟裕的价值

   “三年得两句,一吟泪双流。”这是后人对古代诗人创作艰辛的写照。其实,何止是作诗?吴跃军在进行纪实文学《苍松劲草》的创作时同样也十分清苦。

   1992年,他开始构思动笔描写了战争时代的粟裕献奇策建奇功一书,书名为《苍松劲草》。1997年春节闭门谢客,埋头创作,完成一稿,5年后的迎春爆竹声中,作品终于杀青。全文32万字!书稿和序还分送军委办公厅楚青和粟裕秘书朱楹将军审查。11月10日,他为此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参加由侗族文学学会主持的出版座谈会。由石佳能策划、吴跃军编著的《苍松劲草──粟裕研究笔记》,2002年10月由华夏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发行。书名取意于粟裕《抒怀》诗:“松苍敢向云争立,草劲何惧疾风寒。”寓意为:粟裕大将是屹立于高山之巅,乱云飞渡仍从容的苍松,是任凭风狂雨暴也摧折不了的劲草。

  《苍松劲草》出版座谈会11月10日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行。由侗族作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侗族文学分会副秘书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蔡劲松主持了出版座谈会。国家民委民族出版社党委书记兼社长黄忠彩,侗族文学学会顾问郑国乔教授,湖南会同粟裕纪念馆刘春丽等多位权威与会代表发言。大家一致认为,吴跃军同志十多年来利用业余时间,坚持不懈地广泛搜集粟裕研究资料,开展粟裕研究,这是难得的。

   粟裕研究应当加强,要以他生动的征战故事,崇高的精神品格为教材,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这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所以吴跃军进行粟裕研究,尝试用传奇的文学形式弘扬革命传统,是值得鼓励的。杨进铨教授评价说:吴跃军同志编著的《苍松劲草》是侗族人第一本写粟裕大将的书,尽管它可能还有一些不足,也是值得庆贺的。这是吴跃军同志第一本学术专著,尽管只是一种笔记,一种尝试,也是值得庆贺的。国家民委民族出版社党委书记兼社长黄忠彩说:吴跃军同志在业余时间潜心研究侗族名人的精神很值得钦佩,文化不高是中专,从事职业在铁路,离文学、军事毫不相干,但是小吴十几年如一日,确实很不容易……搞成这书,不管怎么样,几十万字汇集十几年的心血……侗族这个民族在56个民族里面,不管是文学还是其他都有一席之地……对粟裕这个人,民族性格的形成怎么去挖掘它?粟裕这个典型是侗族杰出代表。颂扬粟裕,宣传粟裕,能够提高民族知名度,是很有潜力可做的……希望更多的人,象吴跃军同志投入侗族文化以及对粟裕的研究之中……

   吴跃军的事迹见: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编的《铁军》2007年9月总第61期《超越时空的景仰》(言素撰写)、原上海市委书记夏征农同志题写书名的《一代名将 世人楷模--粟裕校长百年诞辰纪念文集》中《潜心研究粟裕光辉业绩--简要回顾粟裕研究发展历程》(张效琳撰写)和新华社、湖南日报、边城晚报等相关新闻报道。

   吴跃军先后公开出版、编辑诗集6部:《星星鼓楼》、《如鹰飞翔》、《水光诗选》、《思金米--怀念粟裕诗选》、《侗族诗选》暨长篇人物传记诗《粟裕:血与火的交响》,散文集2部《平溪流韵--扶罗镇散文选》、《侗学论著序言选》,长篇纪实文学1部《苍松劲草》,学术专著4部《粟裕大将:侗族人民的好儿子》、《粟裕之谜》、《侗族文坛纪事》、《中国原生态稻作民俗文化抢救与保护--黎平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共计200余万字。

   作品、书籍暨传略入选军事科学院院史馆、国家图书馆,中国知网、侗族文学艺术网,《一代伟人》、《中国文学艺术家及文房四宝专家传集》、《侗家人》、《侗族文化辞典》、《当代青年散文诗一千家》等。诗选集《星星鼓楼》及《粟裕大将:侗族人民的好儿子》获20世纪侗族文学“风雨桥奖”。《星星鼓楼》获中国文联“跨世纪中国基层作家之路”优秀作品奖。

社会强烈的反响

   尤其是2008年11月,他又一部讴歌粟裕的力作,长篇人物传记诗《粟裕--血与火的交响》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更是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2009年1月26日,他接到一位身居北京新四军老同志陈蕃先生来信,信中有这么一段话:

  “十分感谢您为我们新四军全体战士争光,把常胜将军德才双优的中华杰出人物能展现在人们面前,是十分可贵的。粟司令如在天有灵,也同样会感激而欣慰的。

   我会抽时间细细看的。这本书具有许多特色,一是版面设计独特;二是2/3篇幅以诗歌作概括;三是内容具有拾遗补缺的可贵之处;四是历史性照片也十分珍贵。

   总之,您著了许多书,在这方面下了许多功夫,向您学习,并祝您再创辉煌!这本书最辉煌的在您这本书73页上最后6句结论45个字。诚是句句箴言,字字千金!今后如有新作,务请赐读,以示友谊永存!”

   2009年1月l9日,侗族老作家、铜仁侗学会副会长、铜仁诗词楹联协会副会长、贵州铜仁电大杨德淮教授来信,这样评价此书:

   “毫无疑问,‘交响'的取材是无懈可击的。通过它,我们看到了将军的另一面。诚如'序'的作者刘祥顺先生所说,这是'一个可喜现象'。

   在我看来,之所以可喜,不仅是大著记录了将军生涯的一个侧面,而且也记录了您二十多年来研究将军的成绩,记录了您这一时段的思想感情,记录了您这一时段对诗的理解,记录您这一时段的文字表达上力。”

   2009年1月28日,著名评论家、广西师范学院过伟研究员来信,这样评价吴跃军:

   “您为粟裕研究尽了大力,钦佩之至!为侗族文化,尽了大力,钦佩、感谢!侗族同志中,无人能及也!”

   2009年2月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王建伟少将来信:

   来函收悉,也看了你们寄来的图书资料。深入研究和宣传粟裕等我军老一辈高级将领的生平及思想,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对于激励人们深切缅怀革命前辈的卓著功勋,继承发扬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更加坚定自觉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希望你们的研究工作,始终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坚持正确方向,不断开掘创新,取得丰硕成果……

   长诗28000行《粟裕战歌》作者、著名军旅作家吴洪浩:大作《粟裕:血与火的交响》收悉,非常感谢!弟为粟裕研究和宣传又做了一件大功德的事情,为粟老总在天之灵,又呈上了一分心灵的大爱!我从心里祝贺佳作出版!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侗族文学分会常务副会长兼粟裕研究组学术秘书杨进铨:《粟裕:血与火的交响》大作收到,装帧精美,诗作重抒情,讴歌粟总,感情真挚。特此祝贺。

   江苏扬州离休干部蒋建:收到大作《粟裕:血与火的交响》,已初读,尚待进一步认真通篇细读。这又是一本很好的精神食粮,谢谢!

   著名军旅诗人、广州军区政治部研究员柯原:传记长诗《粟裕:血与火的交响》,是你多年从事粟裕研究的诗的结晶,为歌颂粟裕的著作中又增加了一本力作。

   侗族文学学会顾问、武汉中南民族大学图书馆总支书记李正生:诗集《粟裕:血与火的交响》已经收到,作品充满激情豪气,读了令人鼓舞,正气昂然。非常感谢。

江苏社科院著名文学评论家陈辽:诗集《粟裕:血与火的交响》已经收到,很好,粟裕宣传、研究靠你们年轻一代了!

   ……

   2007年8月20日,中央军委召开纪念粟裕同志百年诞辰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他这位不发工资、没有编制的湖南粟裕研究室主任收到军事科学院公函,作为惟一的粟裕民间研究者代表应邀赴京参加会议,湖南省仅有湖南省委副书记梅克保、怀化市委副书记王小华、会同县委书记宋智富和粟裕亲属文亚玮等五人参加。会议期间,他还荣幸与粟裕的夫人楚青合影留念,并得到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原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的亲笔签名勉励。

    粟裕学,一门充满魅力与挑战的学问!



2018年5月8日,吴跃军以军事博主、《中国侗族军事史》编写组组长的身份,在当选新浪微博《粟裕超话》主持人的表态发言:

   粟裕老兵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军事家、战略家。他在七十七年人生旅程中,沿雪峰山下沅江,走出会同,走向常德、武汉、南昌和大江南北、蓝色大海,参加了南昌起义、湘南起义,跟随领袖叶挺、朱德、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陈毅等开国元勋,从最基层干起,不畏艰险,不怕困难,六次负伤(头部藏有三块弹片),二让司令一让元帅,三次斗胆直陈,不忘初心,笃定信念,从士兵到总长,从班长到三野前委书记,从师长到中共中央军委负责人,成为以毛泽东主席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中央军委领导集体重要成员,成为中华人民和国三十六位军事家,立奇功、立美德、立雄言,始终战斗在第一线,从未离开战场和工作,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和建设,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作出了不可替代、不可磨没、永垂青史的贡献。粟裕热的兴起,粟裕学研究的建立,粟米们在网络上在民间里作出了群众性、探索性的贡献。

   粟裕一生传奇一世,是中国的军魂。战神粟裕是草根族学习的典范,是企业家学习的榜样,是军事家学习的标杆。让粟米团结起来,实事求是研究他,认真学习《粟裕战争回忆录》、《粟裕论苏中抗战》、《粟裕军事文集》、《实战经验录》、《激流归大海一一回忆朱德同志和陈毅同志》、《千万里转战》、《粟裕论淮海战役》、《战时参谋工作》、《对未来反侵略战争初期作战方法几个问题的探讨》、《粟裕文选》、《粟裕传》、《粟裕画传》、《粟裕年谱》、《慰英灵一一粟裕大将的蒙冤与平反》、《粟裕兵法》、《粟裕作战指挥艺术》、《粟裕军事指导艺术》、《粟裕大将军》、《虎啸血野》、《莽莽昆仑》、《苍松劲草》、《毛泽东粟裕与淮海决战》、《纵横江海一一抗日战场上的粟裕》、《老兵乐一一粟裕诗词选》、《粟裕战歌》、《粟裕一一血与火的交响》、《粟裕学研究》、《粟裕研究文萃》、《粟裕研究信息》、《粟裕研究通讯》、《粟裕研究资讯》等,让战神粟裕的经典战例、战略思想、指挥艺术、三让精神、低调家风得到弘扬,成为新时代强国强军的正能量。

    

在南京军区拜访南京粟裕军事思想研究会负责人张效琳老师


社会影响


加强粟裕研究 弘扬革命传统  

——在《苍松劲草--粟裕研究笔记》北京出版座谈会上的发言=

杨进铨

  吴跃军同志编著的《苍松劲草》是侗族人第一本写粟裕大将的书,尽管它可能还有一些不足,也是值得庆贺的。这是侗族文学学会粟裕研究组成员向世人交上的第一份答卷,尽管也许只能评个六七十分,但也是迈出了第一步,还是值得庆贺的。这是吴跃军同志第一本学术专著,尽管只是一种笔记,一种尝试,也是值得庆贺的。  

  粟裕大将是伟大的革命家、天才的军事家和战略家。我们有时忌讳说“天才”,其实,天才是客观存在。“天才”就是先天具有的、在某一方面特别富有创造力的,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可以创造非凡业绩成为旷世少有的高人的智慧和能力。粟裕没有进过黄埔军校,但黄埔军校有几位能立下像粟裕这样足以惊天地泣鬼神的显赫战功?  

  粟裕20岁参军入党,参加革命,30岁总结出"敌进我进"的游击战战略方针和六项战术原则,41岁成为华野军事指挥的一把手。在解放战争中,他率部歼敌之多,给中央军委提出创造性建议之多,军中能有几人与之相比?所以,说他是常胜将军、世界名将、中国战神,毫不为过。  

  我们学习、研究、宣传粟裕,不仅是为了一个侗族伟人,而且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服务。因为粟裕对共产主义的赤胆忠心,在革命征程上的百折不回,对工作的创造性发挥,对敌人的势不两立,对人民、战友、战士的满腔热忱,对曾经伤害过他的人的宽容,都是我们所要弘扬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粟裕生动的战斗故事,他光辉的典范事迹,是我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我们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两个文明要一起抓,两手都要硬。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要善于用具体生动的事例和榜样的作用来教育人,特别是青少年一代,否则,富强、文明、民主从何而来?所以,尽管是和平年代,对粟裕这样的民族英杰的学习、研究和宣传仍然不能忽略!  

  吴跃军以传奇的形式来写粟裕,这是一种好的尝试。对历史上的英雄豪杰,以文艺作品的形式,包括长篇历史小说、传奇、诗歌、影视剧本等,形象生动地塑造他们的英雄形像,使他们在人民心中永生,都是很有意义的事情。我看侗枫的《虎啸血野--华东野战军征战录》就写得形象生动,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感染力。希望吴跃军同志也继续探索,争取写出反映粟裕的新作。


                《粟裕:血与火的交响》序言                   刘祥顺

     长篇人物传记诗《粟裕——血与火的交响》的作者吴跃军先生,长期从事粟裕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吴先生要求我为本长诗作序,欣然应允,并藉此表达对老首长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粟裕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战略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卓越领导人,是享誉中外的“常胜将军”。他戎马一生,功勋卓著,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与新中国的建立,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事业,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他历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战争,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和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又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领导职务。他一生的建树很多,值得讴歌的内容浩如烟海。但作者用深情的笔触,朗朗上口的诗句,在繁简有序地描绘主人翁辉煌而坎坷一生的同时,着重撷取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进入第3个年头的1948年。这一年是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年,也是粟裕军旅生涯的最大亮点。在这一年里,他从战争全局的高度,以对战争全局负责的大无畏精神,多次力陈利弊,最终改变了中央设计的第二个战略跃进计划,统帅所部逐鹿中原,构成了淮海战役的最初蓝图;攻济打援,揭开了淮海战役的序幕;决战淮海,把国民党军主力消灭在长江以北;之后,又以排山倒海之势,渡长江、占南京、战上海……用一个胜利接着一个胜利,大大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推动了新中国的提早诞生。重点突出,浓淡适宜,也是本诗作的特点之一。

    以诗歌体裁反映粟裕辉煌业绩和高尚情操,是近年来粟裕宣传、研究的一个可喜现象。就多位诗歌作者大部头、多角度歌颂一个人物而言,确实达到了前无古人的境地。原因何在,简言之,是粟裕业绩和人格魅力使然。吴跃军先生就是重多诗歌作者中的一员。吴先生“我为粟裕忙,我为粟裕狂。粟裕逝世前不知晓,粟裕逝世后才入行。买书最多的是粟裕书,上网最多的是粟裕网,写东西最多的是粟裕的东西,8小时以外最大的奢侈是说粟裕。我见过楚青老,我看过戎生老将军,我到过上海造船厂,我和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办起了《粟裕研究资讯》,我这一辈子也离不开粟裕老总”的诗句,充分表达了一个粟裕迷的心声。正因如此,吴跃军先生在宣传研究粟裕领域里能崭露头角就不足为奇了。我为有这样的粟裕迷深感欣慰!

     学习、宣传、研究粟裕意义重大,任重道远。望吴跃军先生再接再厉,继续充当这个领域的重要角色,辛勤耕耘,创造出更好、更多的研究成果奉献给社会,奉献给读者。

                                  2008年8月28日北京香山


   楚青大姐要《人民前线报》社长张效琳写粟裕研究概况,张社长四次点赞吴跃军是——

潜心研究粟裕光辉业绩(节选)

——简要回顾粟裕研究发展历程

张效琳

    自发自觉研究粟裕

    粟裕家乡会同县所在的怀化市,有一位侗族青年学者、青年诗人吴跃军,从1993年起,业余研究粟裕,出版了《苍松劲草——粟裕研究笔记》,汇集了他十多年的研究心血。书中用章回体传奇形式,写粟裕在1948年献奇策,建奇功,加速全国胜利进程;书中收录了粟裕从1924年到1980年写的诗词(含对联)24首,并作了一些注释、点评、背景介绍;书中还有论文、书评,共30多万字。在专家教授支持下,他与志同道合的友人,成立了民间学术研究团体,以粟裕在华野的代号502命名,称为502研究室,出版了《粟裕研究资讯》。在粟裕逝世20周年时,汇编了《粟裕研究20年实录》,将粟裕研究的主要活动、重要会议、文集刊物、论文专著、相关报道等,按编年体一一列入,共20多万字。这些资讯、汇编,很受粟裕研究者的欢迎。

 吴跃军同志是铁路职工,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倾注大量精力,从事粟裕研究,不辞劳苦搜集资料,日以继夜辛勤笔耕。妻子因工厂破产下岗,仍竭力支持他的研究事业,为他打印上百万字文稿,电脑打坏两台。他说:“我们作为跨世纪的年轻一代,能在粟裕常胜的旗帜下学习、工作、生活、研究、创作,是人生的一大幸事,一大快事,一大伟业。”

     网上论坛赞誉如潮

     《粟裕研究资讯》向老同志发纸质版,其它都是电子版,授权几家网站同步刊载。网站开设粟裕研究论坛,开展网上交流,活跃群众性的粟裕研究。现在好多网站,有宣传、研究粟裕的论坛、专区、专题。共青团中央的中青网开设“粟裕纪念馆”,会同县开设“粟裕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网站”,还有“粟裕网上书店”、“无冕元帅论坛”、“大将粟裕吧”等等。这些评价粟裕的栏目,点击率很高,跟帖回复很多,粟裕成为网络红人。网友博客各抒己见,讲述对粟裕的崇敬,诸如粟裕擅长打险仗,一生经历凶险无数;不利用权力构筑自己的山头派系,等等。粟裕的神奇故事,没有随时间的流逝而流失,而是在传媒、网络上广泛流传。

    薪火相传  丰碑永存

    粟裕一生充满传奇色彩,扣人心弦,为文学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资源。一批报告文学纪实文学先后推出,如侗枫的《粟裕大将军》、吴跃军的《苍松劲草》等……

    随着粟裕研究的广泛开展,一批交流研究信息、汇集研究成果的刊物书籍应运而生,如《粟裕研究信息》、《粟裕研究文萃》、《粟裕研究通讯》、《粟裕研究资讯》等。粟裕研究正从老兵向新人扩展,不少年轻人,自发自觉从事研究,成立粟裕研究会、研究组、研究室;开设宣传和研究粟裕的网站,如网上粟裕纪念馆、粟裕研究论坛、粟裕网上书店等等。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邓敏文教授致函粟裕研究者吴跃军时所说:“这类工作没有报酬,只有奉献;没有荣誉,只有辛苦”,“也许这是我们这些人的生命价值的所在。”


诗人.学者

——访侗族业余诗人、粟裕学研究开创者吴跃军

                           蒲师清

   家乡有很多朋友在做学问,吴跃军是其中颇有成就的一个:业余写诗、倡导粟裕学、编辑研究民族文化,均有建树,硕果累累。

   吴跃军,笔名水光、亚高原。侗族诗人,粟裕学学者,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侗族文学分会副秘书长。先后开办亚高原?粟裕学研究馆博客式互动网站,亚高原侗族大哥新浪博客,流量日增,分别逾238,533人次和378,558人次。

跃军毕业于柳州铁路运输学校,所学专业是财会。但他在学校里就喜欢写诗作文。1985年,他参加学校塔松文学社,并在当年的《塔松报》发表第一首诗歌:《党啊,母亲》。就是这一首短诗,激发了他写诗的激情,笔耕不已,终有所成。

   跃军的诗歌,以自由体为主。诗歌代表作有《如鹰飞翔》(《侗族诗选》、《星星鼓楼》选载),《慢车人生》(获首届飞轮文学奖),《无言的钢轨》、《乡情》及《看韩国电影寻母三万里》(入选《中国袖珍诗精粹》),《七月,青春的诱惑》(入选《当代散文诗一千家》),《你是家乡的那颗树?》(湖南工人报、贵州民族报、边城晚报发表)等。而其最为得意的,还是长篇人物传记诗《粟裕——血与火的交响》。这首诗曾与他策划主编的诗集《侗族诗选》、《星星鼓楼》同时获侗族文学“风雨桥奖”。

   按跃军的话说,这是一部“新汉诗”。侗族出身的跃军,运用侗民族民歌的一些表现手法,尝试着对我国旧体诗词加以运用和改造,既遵循和继承旧体诗的一定表现形式,又加以发展与突破。这些诗都写得精炼、清新而意味深长,表达了真挚的情意。新汉诗中的《斗胆直陈颂》,是一首颇有份量的诗作,诗中歌颂和记叙了侗族人民的优秀儿子——粟裕大将在革命战争中,多次在组织战役的关键时刻,斗胆直陈,提出自己独特的作战策略,并以自己出色的指挥艺术,取得了一次次作战的光辉胜利,显示了粟裕大将过人的谋略与胆识。

   跃军说:靖州是他的第二故乡,是他毕业后工作的第一站。在这里,不仅战斗了17个年头,还由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了他主编的第一本侗族诗人诗集《星星鼓楼》,全国政协常委、贵州大学吴廷栋教授题写书名,全国著名军旅诗人、广州军区政治部研究员柯原老师作序。随后,又专著或主编出版了《如鹰飞翔》、《水光诗选》、《侗族诗选》、《思金米——怀念粟裕诗选》、长篇人物传记诗《粟裕——血与火的交响》等诗集。

   跃军觉得,他最大的幸运是对粟裕大将军的研究。在离会同粟裕故居不远的靖州,他接触到了中国第一大将军粟裕的事迹,在粟裕精神的激励下,他开始了长期的、民间的、网络的、群众性自发参加的粟裕将军研究,倡导了粟裕学,并取得了不可磨灭的成果。

   2007—2008年,是吴跃军最为繁忙也最为幸运的时期。其间,他倡建了怀化市第一家中国侗文化城粟裕纪念馆。和江苏七战七捷纪念馆等联合编辑出版了全国三家粟裕研究刊物之一《粟裕研究资讯》、电子刊《粟裕研究》和《鼓楼?粟裕学研究》特刊。10年内部出版共50期,计300万字。整理并在网上发行了《粟裕研究实录》。这些研究成果,无论在民间,还是在军方、在史界,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因此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和青睐。2007年8月20日,他作为《粟裕研究资讯?百年粟裕专刊》主编非常有幸地受到中央军委的邀请,到人民大会堂出席中央纪念粟裕同志百年诞辰座谈会,得到原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的亲笔题签。2008年,又应邀参加北京纪念淮海战役60周年研讨会。作为一个民间研究学者,能受到如此高规格的礼遇,实为罕见,吴跃军深受鼓舞。

   2011年,他的作品《毛泽东眼中的“常胜将军”,无冕元帅粟裕起伏一生》在人民网发表后,先后被国内外50多家网站作新闻转发,将粟裕学推向了全国。同年底,他荣获人民网首届党员书评大赛二等奖。2012年,两次主持粟裕学研究会议。其中,8月10日主持的湖南粟裕学研究会议暨粟裕诞辰105年纪念活动在湖南教育电视台播放。同年8月25日,团中央身影专题官方网站第78期身影榜样人物在线作了粟裕学研究开创者的专访,并荣获2012年度身影全国榜样人物称号,全国40人中他名列第二。

   吴跃军对侗族文化稻作民俗也颇有研究。他不仅是中国侗族文学学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稻作文化专业委员会、湖南省侗学研究会三家学术团体副秘书长,还是中国民族侗族卷《中国侗族》的学术顾问。参与了《侗族通史》以及《中国侗族军事史》的编撰。同时,还参与主编《中国原生态稻作民俗文化抢救与保护——黎平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侗族诗选》、《侗族文坛纪事》、《侗学论著序言选》等,在内蒙古师范大学中国少数民族文学馆?侗族作家馆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院史馆里,收藏着他10余本相关书籍。这些文集,都是我国侗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不可多得的宝贵文献。

   从侗族农民的儿子到负笈外地求学的学生,从铁路职工到民族诗人、文化学者,吴跃军走的是一条痛并快乐着的艰辛之路,一路走来,除了无数朋友的支持与关心外,还有默默无闻地支持着他的妻子与女儿。无论明媚的春日,还是寒冷的严冬,她们都不离不弃的陪伴着,一起承担编辑的细心、发行的繁琐、失败的苦痛,分享成功的喜悦。

   作为老乡,我们衷心祝愿他取得更大的成就!

 (载《中国新农村》2013年第4期, 作者蒲师清系《中国新农村》副总编。)


一生歌唱的百灵鸟

——读《水光诗选》

柯原

    吴跃军同志将他的诗集《水光诗选》(水光是他的笔名)赠我,拜读之后,十分高兴。因为他是我的同乡,均为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人。诗中所写的情,所写的景,所写的事,所写的人,大都是我所熟悉的,读来倍感亲切。

    《水光诗选》中,包括了他创作的新诗、散文诗、新汉诗,以及诗论等,可以说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吴跃军同志从18岁时就开始发表作品,已有二十多年的创作经历了,他不仅写作了不少文学作品和评论,而且编辑了一批有关侗族的诗歌集和研究研究粟裕大将的文稿等等,是一位以高度热情利用业余时间,从事文学编著事业的辛勤工作者。

   《水光诗选》的新诗部分中,作者比喻自己是“一生歌唱的百灵鸟”,不倦地歌唱着侗族地区的山水人物,风情习俗,特别充满了对侗乡特色建筑如鼓楼、风雨桥、凉亭、花阶路、干栏屋的热爱,仅对侗族最具代表性建筑鼓楼,就从不同角度写了三首诗,并各具独特的想象力,还写了一些侗味浓浓的情歌和寓意深刻的哲理诗等。长诗《耶撒歌》,则写了侗族人民历史上追求自由,对抗强暴的斗争,刻划了强烈的反抗精神。还有几首诗是写“三省坡”的。三省坡是指湖南、广西、贵州三省交界处的一片土地,也正是有许多侗族聚居的一片土地。诗中写了1934年长征中,毛主席经过三省坡,在黎平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这次会议为遵义会议作了思想上的准备,是我党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还写了邓小平1979年来到三省坡,江泽民1989年来到三省坡等。叙述发生在三省坡的这些重要事件,不仅写出了领袖们对侗乡的关心,三省坡侗乡人民对领袖的热爱,对长征红军的思念,也写出了侗乡人民对建设幸福生活的追求和辛勤的建设,描绘了三省坡今日沸腾的新生活。总之,诗作中浸透了对故乡风光的依恋,对故乡人民的热爱,对侗族历史及人物的怀念。作者在创作中,还把侗族民歌的某些表现手法,如歌唱时的伴音等等,融入于新诗之中,使得他的新诗充溢着一种侗歌的风味,在新诗的民族化方面做了可喜的尝试。

   吴跃军写的散文诗,除了运用散文诗在抒情叙事上表现的熟练的功力外,他的散文诗还洋溢着一股青春的气息,如《七月,青春的诱惑》、《十八岁的风,十岁的梦》等,那种青春期的追求,青春期的活力,青春期的梦想和冲动等等,使人感受到一种蓬蓬勃勃的力量,也唤起读者对自己青春期的回忆。由于作者曾多年在湖南靖州工作,散文诗《靖州现象?六园赋》,又把靖州的风光,以如画的笔墨表现了出来,展示了靖州迷人的风采,也说明了作者对靖州深深的眷念和热爱。

   诗集中的“新汉诗”是对我国旧体诗词加以运用和改造的一种尝试,既遵循和继承旧体诗的一定表现形式,又加以发展与突破,不仅充实以新时代生活的内容,也适当地融以侗族民歌的一些表现手法,我觉得这是一种有益的追求。新汉诗中的《斗胆直陈颂》,是一首颇有份量的诗作,诗中歌颂和记叙了侗族人民的优秀儿子——粟裕大将在革命战争中,多次在组织战役的关键时刻,斗胆直陈,提出自己独特的作战策略,并以自己出色的指挥艺术,取得了一次次作战的光辉胜利,显示了粟裕大将过人的谋略与胆识。在“新汉诗”中。还有一些赠答或怀念友人的诗作,这些诗都写得精炼、清新而意味深长,表达了真挚的情意。

   《水光诗选》中还有一辑是“诗论”,主要介绍了作者在研究侗族诗歌作品的一些成果。应该说,侗族是一个诗与歌的民族,其诗歌遗产是十分丰富的,当代侗族诗歌创作也相当繁荣多采的。因此,这并不是一个容易把握的研究课题。而作者从事这项工作已有相当的时间了。诗论中一是区分了北侗多诗作,南侗多歌师的特色,并分别介绍了两者活动的历史与现状,又详细介绍了长期以来侗族出现的一些有影响力有代表性的诗人,特别介绍了我国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粟裕大将,和我军后勤事业的奠基人杨至成上将的诗歌作品。两位名将的诗作,极大地丰富了侗族诗歌的宝库。这些诗论文章,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侗族诗歌的历史成就与发展现状,领略作为中华诗歌大国五十六朵花中侗族诗歌的丰姿与神韵,也为学习与研究侗族诗歌的学人们提供了一份难得的索引。而作者为编《侗族诗选》,所进行的策划、组稿、编选等工作上付出的辛勤劳动,也是值得人们赞许的。

   作者现在正值壮年,精力充沛,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兼任多项职务,特别是对侗族诗歌情有独钟,悉心研究,相信作者会为侗族诗歌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来。

 2007年4月26日

于广州东山

    (原刊边城晚报2007.6.8.B2版。作者柯原系著名军旅诗人。)


真情远上 侗歌飞扬

——《如鹰飞翔》读后

姚茂椿

  承蒙侗族诗人水光先生厚爱,一部远方出版社出版的《如鹰飞翔——水光诗选》送到了我的手中,让我感到心潮起伏。遗憾的是,前些日子诸事繁忙,没有静下心来认真拜读。好在最近有个长假,我既不外出,又不会砌“长城”,便在喧嚣闹市里捧书浏览起来。

  水光真名吴跃军,是我新晃同乡,我们两家仅相距区区几里。记得我在扶罗中学读书时,曾到他们云溪那个叫老场的地方捉鱼玩,教书时,也去那里走动过。说起来,我们的交往始于文学,而且是都在异乡工作之后。当时他在靖州,我已从新晃调往长沙,但春节在故乡扶罗总能够遇上,并在走亲访友的间隙谈谈文学。实际上,有时见面还会有好几人,在不同场合中我还与杨标、舒维秀、姚茂常、姚茂茳等朋友们颇多来往。往后,他们中一些文友激情满怀地在扶罗成立众山文学社,我很支持,也曾书面或口头与他们交流过。想不到当年的文学爱好者,如今均颇有收获,目前都出版了大作,可喜可贺。

  《如鹰飞翔》是一部有诗有文的书。它的内容是丰富的。除了几位名家致信等之外,便主要是水光本人所作。此中,我觉得最令我兴奋的是他关于粟裕大将的一些文章、诗词选注及其综述。说实话,水光的勤奋,在侗学界是突出并有目共睹的。这些成果,没有大量的搜集、考证工作,不花大的精力是做不来的。书中,收集、选注已知的粟裕诗词对联20多篇首,最早的是上世纪20年代的2首,最多是70年代的10首。从内容看,写军旅生活的占绝大部分,达17首。要将写作年月、时代背景、作品思想内容等探究个基本符合实际,确实不易。再如,他于1997年发表于《民族团结》第7期的《大将粟裕:沧海一粟伏龙吟》一文,分“四次建议”、“五首诗词”、“七战七捷”几个方面,将粟大将军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等军事斗争舞台上最重要最精彩的篇,精华浓缩地呈现于全国各族读者的眼前。短短篇章,也是可见作者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深情的。关于粟裕大将,作者还写有许多现代诗缅怀、歌颂,也还有其他的解读、追忆文章,总数达十多篇,因此取得了许多比较重要的研究和文学成果。其沿侗乡山水款款而来的表达,就像故乡真情豪放的侗歌,不仅令我们感动,还把我们带入到学习、赞颂、缅怀粟裕大将深远、宏大、崇高的精神境界里去。

  该书的另一特色,体现在其大多新诗、散文诗均切入侗乡生活,地域性较明显。读着他洋洋数首写侗族腹地三省坡、侗族地区铁路生活以及写给“埋么埋少”(侗语,即父亲母亲)的诗与歌,我又想起上世纪80年代家乡文友们成立的众山文学社,当时在与水光等乡友的书信来往中,我们从地域、民俗、民族精神等进行探讨,提出了亚高原的文化理念。由此,我创作了“放眼亚高原”组诗被收入《星星鼓楼》诗集,而水光却一连写下数首诗,已收入此书。这些诗篇,连同其他反映侗乡生活的诗歌,均以反映湘、黔、桂边区生活为主,地域性很强,昂扬向上,具有一定的民族气息。

  诗为心声,是真情的表露,即使抹掉所有的色彩,只剩下苍白的文字,它也会是作者的某种情感的反映。本书中的诗歌,始终贯穿一种真情,哪怕不是快乐和明艳的表达,也都反映了作者内心深处的东西。我觉得,热爱我们的国家,热爱我们的民族,热爱我们的人民,这是我们作家诗人得以存在的理由,也是我们增强自信心的源泉。诗艺可以有高低,但真诚应无分高下。水光赤胆忠心的真诚,伴着他日思夜梦的创作追求,我相信他的创作事业一定会“如鹰飞翔”。文学爱好者们只有孜孜以求,才有可能在属于人类的精神家园中增添一点自己的东西,哪怕是不显眼的小花小草。

  值此新年,满怀又是新的希望。缤纷的现实生活使我们得到了多彩的感受,优秀的民族文化带给了我们丰富的营养,我们生活在一个文学文化事业上机遇更多、竞争更激烈的群雄竞起的时代,无愧于时代和人民,应是我们共同的追求。我希望水光继续努力,能够早日创作出超越过去的精品力作来,为大家奉献出一曲曲“情真意切、似水如光、赏心悦目”的朗朗侗歌。

   (稿源:湖南工人报 2010-3-5 ,作者姚茂椿系侗族散文家、诗人,有诗集、散文集出版,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曾任湖南省侗学研究会副会长。)


吴跃军最新研究成果

悟道鹤山 得道渠阳

——靖州八百年赵政国教授圆梦院士之谜

2018-04-13

作者 亚高原


言贵于有物,无物非言也。

——魏了翁《渠阳集·跋苏文忠属黄州教授作<贺邓枢密启>》

生同志,死同德。

——魏了翁说

魏了翁讲学之区,鹤鸣子和;尹伯奇抚琴于此,山高水长。

——钱栻题四川泸县鹤山书院

傍梅谈易真非易;依理行难果不难。

——题湖南靖州鹤山书院

鹤有双清堪媲凤;山无一木不成材。

——题湖南靖州鹤山书院

故里归欤?天为斯文留此老;

先生往矣!我思景行仰高山。

——四川邛州蒲江魏了翁牌前对联

师道伪乎?问当日众口蛾眉,谁想孔庭俎豆,

精灵归矣?料此山一生鹃血,难忘宋室江淮。

——江苏苏州魏公祠对联

【阅读提示】

   魏了翁在靖州府七年所著文章和逻辑总结提炼形成的重视生态的文明思想博大精深,是中国国学软文化实力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少数民族边远地区汉族文化沙漠里结成的优质杂交的文明之花值得后人珍重和珍惜。千年飞山留下了魏了翁名字和鹤山书院遗址、鹤山学派,如同四鼓楼建筑遗址和二凉亭黔阳地区农校(安江农校)遗址一样就是靖州拥有和独有的惟一的国字号的民族地区发展和发达借力的生态文明和文化品牌。

   文有魏了翁,武有杨再思,学有赵政国。两士两院(宫)大靖州,唤起百年渠阳梦。渠阳梦——教育梦——人才梦——院士梦——中国梦!

   一士——鹤山耆儒魏文靖公魏了翁,公元1210年创办一院——鹤山书院,一靖州影响了湘西五溪地域历代新人文形象。

   八百年后的2013年12月19日,从中国科学院传来消息,国际知名研究“上帝粒子”的湖南靖州籍物理学家、中组部首批“千人计划”入选者、美国物理学会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中国物理学会高能物理分会主任赵政国博导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赵政国读过的小学就是鹤山小学(原鹤山学院)。虚位已久的文峰塔院士楼,终于迎来了靖州首位院士了。文峰塔的顶楼终于不必空着了,圆梦八百年。

通宵尘土飞山月,是处经营夹御堤。

   探秘靖州的神秘和神奇,不得不记下两个人的芳名,两个人影响一座城,两个人影响百代人,他们就是飞山祖庙祭祀的十峒酋长、诚州刺史、飞山太公杨再思和南宋时期皇帝太师、理学大师、秦国公、大学者魏了翁,他为湘黔交界的靖州府(当时管理九县:永平(渠阳)、会同、黔阳、通道、绥宁、城步、黎平、锦屏、天柱)生态文明、文化艺术、教育科研、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多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留下丰厚的精神遗产。

   1225年11月是宋理宗宝庆元年。这个人在靖州只待了七年,而且是连贬三级、远贬靖州、不能出境、限制居住的一个官员。七年时间没有走出过靖州管辖。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书记、市长(县长)搞了一届多两年。七年时间他做了两件大事:一件是修建他人生生涯的第二座鹤山书院,当时是中国四所著名书院之一,了不起,搞教育,培养子弟。是鹤山书院的创始人;一件是守青灯,勤考据,耐寂寞,当学者,写文章,他一生重要的论述文章基本是在靖州完成的,成为学界领袖,号称“真魏”,是鹤山学派的创始人。这个人就是鼎鼎大名而又默默无名的魏了翁。魏了翁(1178-1237)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庆元五年(1198)进士,授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厅公事。开禧元年(1205),除秘书省正字。明年,迁校书郎,出知嘉定府,以养亲归里,筑室白鹤山下,授徒讲学。嘉定初,知汉州。历知眉州、泸州、潼川府。理宗初,被劾欺世盗名,谪居靖州,湖湘江浙之士多从之学。绍定四年(1231)复职。五年,进宝章阁待制,为潼川路安抚使、知泸州。史弥远卒,召为权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端平二年(1235),同签书枢密院事、督视京湖军马兼江淮督府。官终知福州、福建安抚使。嘉熙元年卒,年六十,谥文靖。《宋史》有传。南宋后期,学派变为门户,诗派变为江湖,了翁独穷经学古,与真德秀齐名。有《鹤山全集》一百零九卷。理宗宝应元年(1225),魏了翁被贬靖州之后,以说经者但知诵习成言,不能求之详博,因而作《九经要义》百卷,《周易要义》即为其中之第一部。魏了翁另著有《周易集义》四十六卷,取宋代十七家《易》说而成。《周易要义》共十卷,卷一上乾,卷一中坤至需,卷一下讼至履,卷二上泰至谦,卷二下豫至观,卷三上噬嗑至无妄,卷三下大畜至离,卷四上咸至明夷,卷四下家人至益,卷五上夬至井,卷五下革至归妹,卷六上丰至节,卷六下中孚至未济,卷七上系,卷八下系,卷九说卦,卷十序卦杂卦略例,前冠有纲领一卷。是书取王弼、韩康伯《周易注》、孔颖达《周易正义》等注疏之文,精心采摘,据事别类而录之,一事一类均加小标题,条理清晰,简以得其要,约而颇致详,其大旨主于以象数求义理,折衷于汉学、宋学之间。是书尤为注意黜削旧注中纬书之说,后世推许为有廓清之功。四库馆臣谓:“是编所录,虽主于注疏释文,而采掇谨严,别裁精审,可谓剪除枝蔓,独撷英华。”

            

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秋八月,他创办了怀化市境内最早的书院——鹤山书院,其院址就在州治北最高的山坡上。史载:“了翁以起居舍人论事,忤史弥远,谪靖州,筑鹤山书院,杜门六载,著《五经要略》。”他以山上绿树花草为伴,住院讲学长达五年,吸引众多学子“不远千里,负笈从学”,培养了大批人才。他在《靖州鹤山书院记》说:“寓馆之东曰纯福坡,五老峰位其左,飞山属其右,而侍郎山嶷立其前,冈峦错峙,风气融结,乃屏剔菑翳为室而居之,安土乐天,忘其己之迁也。……呜呼,栽者培之,倾者覆之,取之自彼,天何心焉,贤则亲之,无能则下之,致之自己,亲何心焉。故古今无未定之天,而亦无难事之亲,一或反是,则吾孔子之罪人耳矣。”

   靖州鹤山书院是他亲手创办的第二所鹤山书院,他官场失意后,更加把精力放在学术研究和教育上。在靖州鹤山书院期间,他把儒家诸经义疏,重新编校,在治经学上下夫,从而提出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经学思想。

“渠河有水清且涟,弄丸之暇游其间。

风轻沙暖鸥忘机,天开日烜鱼逃筌。

山中不知岁月改,春洲六度听绵蛮。

闻人昔游不到此,岸容山色如有冤。

永平教孚讼亦简,为我卜筑河之干。

临流兴怀叹不足,因思孔圣感逝川。

岂无日景自北起,亦有天运从东旋。

风霆流形草木贲,星辰垂象郊原宽。

乾坤坎离更见伏,春秋代谢相回环。

虽将此理醒群聩,更向川上观微澜。

存神过化义亹亹,行著羽察心閒閒。

子思渊渊达天德,子车混混穷原泉。

东流不休发吕氏,潺湲远望悲屈原。

圣贤分量已差等,后来承误滋可叹。

或嗟年衰劝努力,或谓时逝宜游盘。

须看龙见水归壑,又识雨降云蒸山。

阴阳翕辟本无閒,俗儒但作死生观。

河南挺生二程子,指示道体镌冥顽。

人能於此发深省,致知格物兹其端。

神徂圣伏二千载,是心长与江瀰漫。

文通为挥五色笔,大篇长句垂不刊。

春风沂泗俨在此,居人莫作渠阳看。”

(魏了翁诗《张永平鎋作亭于渠河之右予请名以观而通守江》)

他在靖州办鹤山书院,除教授当地的学者外,湖湘江浙之士也不远千里,负书从学。其中包括陆九渊之子陆持之的门人元老,绥宁的戴立本,全州的滕处厚、蒋公顺,以及四川的学者高得、程掌、虞兢等人,通过向他们讲学,传播了自己的教育思想。“湖、湘、江、浙之士,不远千里负书从学,乃著《九经要义》百卷,订定精密,先儒所未有。”(《宋史·魏了翁传》)

“何处何时不产贤,黔中故地夜郎天。

虽云地脉元无闲,欲破天荒未有先。

万蚁场中春锁棘,九宾庭下晓鸣鞭。

 便将正学昭群聩,留取魁名万口传。”

(魏了翁诗《次韵靖州贡士鹿鸣宴二首》)

   他执教靖州鹤山书院期间,不仅教学授徒,而且勤于述。《九经要义》、《周易集义》、《古今考》等重要著作,都是在此间成的。他还撰写了不少如记、序、跋等各种体裁的文章,这些文章被收入《鹤山集》之中。此外,他在靖州写给各地学者的书信计六十九篇,也被收入《鹤山集》。可以说,他在靖州鹤山书院时的著述,占了他一生著述的大部分。

   魏了翁执教于靖州鹤山书院的时间比较集中,由于他谪居靖州时没有外出,所以没有间断过教学。

   从他自宝庆二年(1226)创办书院起,到绍定四年(1231)秋复职离开靖州止,共六年时间,这是他从事教育比较重要又比较集中的一段时间。后来宋理宗为表彰魏了翁的教学活动,特御书“鹤山书院”四大字为赠。这表明魏了翁的教育活动在当时产生了重要影响,引起了最高的统治者的重视。当时靖州地处偏僻,是建郡仅一百二十多年的少数民族聚区。他在靖州创办鹤山书院,把比较先进的内地文化带到了苗乡侗寨,对培养当地侗族、苗族、瑶族和汉族人才,促进靖州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其意义不限于当时,对历史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是鹤山学院的院训。

   他是朱熹之后继承并发展朱子学说的著名人物,在宋明理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在长期的学术和教学活动中,确立了以魏了翁为代表的鹤山学派。鹤山学派由魏了翁的家学和弟子组成,此派为学旁搜诸家,广取博收,以钻研儒家经典为主,融合朱熹、陆九渊两派学说,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

   “狭义的靖州人杰地灵,广义的靖州人才济济”,其管辖范围更广。

   靖州府曾管辖过九县:永平(今靖州)、会同、黔阳(今洪江)、通道、绥宁、黎平、锦屏、天柱、城步。宋崇宁二年(1103),杨晟臻纳贡归附,遂以安靖之意改诚州为靖州(靖州之名始此)。绍兴八年(1138),改渠阳县(含贯保、托口、小由、丰山四砦,又为渠阳砦、渠阳军)为永平县,州县同治。靖州辖永平、会同、通道3县,隶荆湖北路。明太祖乙已年(1365)七月,设靖州军民安抚司。洪武元年降为州。三年升为靖州府。九年七月复降为州,同时废永平县,只存靖州,直隶湖广布政司,领3县:会同、通道、绥宁。洪武十八年(1385)设靖州、五开(今贵州省黎平县)、铜鼓(今贵州省锦屏县)3卫皆隶靖州。万历二十五年(1597)改天柱所为天柱县,隶于靖州。共领会同、通道、绥宁、天柱四县。雍正四年(1726),拨五开、铜鼓2卫地隶贵州省黎平府,改五开卫为开泰县(今黎平县),改铜鼓卫为锦屏卫。雍正十年又拨天柱县隶贵州省镇远府;乾隆三年(1738),以宝庆府(今邵阳市)之城步县来属,六年复归宝庆府。至清末,靖州仍领3县:会同、通道、绥宁。中华民国2年(1913)废州存县。靖州更名为靖县,属湖南省辰沅道。

   魏了翁,功不可没!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历史上会同的中国战略家、军事家粟裕大将,2005年11月当选中科院院士的肿瘤学家、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曾益新教授、博士,锦屏的工人运动活动家、龙华24烈士之一龙大道,天柱的诸如侗族农民起义领袖姜映芳、北伐名将王天培及侗族苗族作家艺术家将军政治家群体,黎平的明代农民起义领袖吴勉、侗戏鼻祖吴文彩,绥宁的林河学创始人、中华文明基因研究专家、民俗学大师李鸣高,靖州的明代湖南戏剧鼻祖许潮、2013年当选中科院院士的粒子高能物理学家赵政国教授,通道的企业家、北大未名生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潘爱华教授、博士等均出自靖州府这个领地。中华文化的种子借助贬官魏了翁的手在五溪湘西大地鹤山处处生根开花。

   “百年状元坊是靖州文风的一大创举”。2005年6月,原全国人大常委、原湖南省委书记熊清泉来观塔,看“百年状元坊”后即兴题词。2000年靖州修复文峰塔后第一至七层设置“孔圣殿堂”、百年状元坊,历代进士、举人坊,历届博士、教授楼和院士阁。为启迪后人,将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成立以来,凡高考中县内文、理科前三名的“状元”刻碑永志,建立从1987年至2086年的“百年状元坊”。在主塔内的第二层、三层墙面收集有从宋绍兴间(1631年)至清同治(1862年)间靖州史志有记载的七名进士(其中文科5人、武科2人)和七十四名举人(其中,文科举人47人,武科举人27人),用黑色大理石刻成名录牌。四至六层墙面悬挂新中国成立后历届靖州籍博士、博士后、教授名录牌(36人),七层内命名为“院士阁”(2013年喜得1人)。

 靖州教育文化始祖魏了翁石雕坐像,正中立在文峰塔景区场内。

   有伏案石桌,桌上布石书于右,以授学姿态表现,雕像石质为本县横江桥乡红砂岩,题材准确,雕工细致,栩栩如生,实为景区精品。座像前台阶安有魏了翁简介石碑,文曰:魏了翁(1178—1237),因与权相史弥远不和,远谪靖州,在靖州创办鹤山书院,开门授徒,为开发靖州文化作出重要贡献。魏了翁雕像两旁稍后端,安放“司南”“日晷”两件建筑小品,右为“日晷”,高1.7米,左为“司南”,高1.4米,均为青石雕刻作品。以寓他在靖州府创办鹤山书院,钻易经,求学问,成著述,为学子讲授四书五经、天文地理之深意。在古代天文地理中,“日晷”是我国古代一种靠观日影而定时刻的计时器,它的式样是一石制的圆盘,中心安有一根细针,与圆盘保持垂直的角度,盘的四周刻有刻度,称为晷度,日间有太阳照射,针影落在盘上,根据针影的位置而定出一天中不同时辰。所以有“晷度随天运,四时互相承”之说。“司南”是一种用以指定方向的磁性指南仪器。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就开始利用地磁来测定方向。《韩非子·有度篇》“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东汉初年王充在《论衡·是应篇》更详细地说:“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杓是以磁石仿北斗星磨制成的匙状磁体,这里说的柢是匙柄,地是占有卜盘的地盘。可见司南是磁罗盘的萌芽或早期形式。

   靖州历届领导集体和社会各界重视教育,来自北京、贵州的教育家给予了高度评价。

   2005年10月4日中国侗族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教育家杨进铨致文峰塔景区管委会的信情真意切。    

   魏了翁是南宋后期著名的理学家和进步的思想家。

   他一生的主要贡献,是经过他的努力倡导,使理学在遭受“伪学之禁”以后,取得了正统地位,成为在封建社会中居于统治地位的学术思想。作为进步的思想家,他具有重民思想,关心民众的疾苦。他批评了当时的弊政,提出了社会改良的方案,是一位热情实践儒家政治理想的思想家和社会改良主义者。嘉熙元年(1237年)魏了翁逝世,终年60岁。卒后十日“诏以资政殿大学士,通奉大夫致仕。”这个职称,在宋代只授给罢政之宰相或其他地位显要的大臣,是从政官员的最高虚衔。后来,他再“诏赠太师,谥文靖,赐第宅苏州,累赠秦国公。”

   魏了翁的学问,强调“道贵自得”。

   他在《答周监酒》中说:“本书乃谓只须祖述朱文公诸书,文公诸书读之久矣。正欲不愿于卖花担上看桃李,须树头技底见活精神也。”(《文集》卷36)他不固守门户,其治学途径是以研习朱熹之学开其大端,继而独以穷经学古,自为一家。此外,他还善于采纳各家之长,使之为我所用。他于公元1225年谪居靖州后,在那里主办了鹤山书院,各地来此求学之人很多,在此期间他结识了陆九渊之子陆持之的门人叶元老,并留叶在靖州客居数月,共同读书论学;他还和陆九渊的后学如陈和仲,以及袁广微兄弟等人结为密友,从他们那里得到了陆九渊的大弟子杨简的《慈湖问答》。在这些活动中,受到了陆九渊思想的影响。此后,他便开始把理学和心学融为一体,构建了一个具有自己特色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他对理学的创造性贡献,他的创造性研究,主要表现于他不死守陈说,不依傍门户,能够兼取各家之长。他能够摆脱程朱学说脱离现实生活和烦琐支离的弊病,对儒家思想的精华部分,如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天民一体”的重民思想,在他的思想中体现得十分明显。对这些东西,他不但有所发挥,而且还竭力争取付诸实行。他和那些常常被人嘲笑的道学先生不同,他不迂不腐,而是一位学识渊博、思想比较开明的进步思想家。

   魏了翁在靖州创造了靖州十景的两景。

   靖州十景即“五老晴暾”、“九峰耸翠”、“飞山夕照”、“潩溪春水”、“白鹤旧栖”、“青萝叠嶂”、“侍郎云捧”、“玉鼎香生”、“芙蓉别渚”、“渠江夜月”等,以飞山为主体,形成了有机的风景旅游体系。他常在讲学之余,率学生于书院左侧辟芙蓉洲为游息之地。洲内遍植芙蓉,夏秋季节,芙蓉盛开,清风吹拂,香沁心脾,成为古靖州十景之一——芙蓉别渚。“白鹤旧栖”。白鹤纯洁无睱,展翅凌云,形容不畏权贵,刚正不阿。比喻遭谗被贬的宋朝工部侍郎魏了翁。他蒙冤被贬谪居靖州后,将荣辱置之度外,在靖城纯福坡建鹤山书院讲学。七年后,他还朝被命为礼部尚书,“白鹤旧栖”即指鹤山书院。旧时鹤山书院座落山顶,四进院落,逐级升高,飞檐翘角,古朴典雅,是靖州一大古迹,书院下有宽阔石阶数十级。纯福坡脚,书院右侧一口井,名“白鹤井”,乃魏了翁所凿,相传此井烧开时,蒸气会浮现白鹤。今鹤山书院拆毁,改造成鹤山小学礼堂。白鹤井上建了人民医院,但书院下的数十级石阶尚在。魏了翁重视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值得考量。

   魏了翁两次纳入民间的飞山总庙、政府的孔府文庙祭祀。

   飞山庙,又名威远候庙,为供奉少数民族首领杨再思的寺庙。庙址原在飞山绝顶,宋淳熙甲辰年(1185)靖州知州孙显祖移至州城西门外一里多的原作兴书院左侧,明正统十年(1445)知州苏文重修。数百年来,飞山庙的供奉对象由杨再思及其家人增加为对靖州发展起过重要作用的历史人物,如开靖州文化教育先河、在靖创办湖湘四大书院之一鹤山书院的南宋政治家、教育家魏了翁,明代治理靖州卓有政绩的知州党哲。清同治十年,奉朝廷旨意,杨再思祭祀活动纳入官方典礼。清雍正二年(1724年)六月,以魏了翁当南宋禁理学之时,独能倡明正学以不坠,诏魏了翁入祀孔庙。(孔庙先贤先儒156人大成殿西庑先贤先儒七十四位从祀58 先儒魏了翁,字华甫,宋时人)。

   为学为官为政者都要思考一个群众路线问题:我能为百姓做什么?愿为后代留什么?敢为历史写什么?魏了翁和杨再思就是一杆称,为后来的靖州人,为飞山三宝鼎,度量衡,称民意,称政绩,称学问。

   当今学者认为魏了翁的杰出贡献在三个方面:

   一、他在确立新儒学统治地位的过程中发挥了突出作用。他是南宋宁宗、理宗两朝重臣,多次上书提请“敷求硕儒,开阐正学”,并多次给皇帝讲解理学,使理学为“万世之学”得到官方确认。

   二、他“卓然成一家之学”,在后朱熹、陆九渊时期,能摈弃门户之见,和会朱、陆学说,又研究心学,并在理学与“功利学派”之间纷争中,又能融通两派学说,取长补短。

   三、他致力办学,传播新儒学,在教育史上有一席之地。先后在四川蒲江、湖南靖州创办了鹤山书院,培养了众多人才,形成鹤山学派,影响深远,为此宋理宗特赐亲笔“鹤山书院”题额。四、他悉心研究儒学,丰富了新儒学文库。

魏了翁是中国历代大儒——鹤山耆儒、理学大师、大学者、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中国儒家文化和蜀学代表人物之一。南宋时期著名的易学家、经学家、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藏书家(先后收藏有10万卷,与叶梦得并称为南宋藏书家。鹤山书院“尊经阁”藏书数量曾经超过南宋国家图书馆,其藏书规模是宋代各大书院之首),鹤山书院创始人,鹤山学派鼻祖,真魏,鹤山先生。魏了翁在靖州府七年所著文章和逻辑总结提炼形成的重视生态的文明思想博大精深,是中国国学软文化实力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少数民族边远地区汉族文化沙漠里结成的优质杂交的文明之花值得后人珍重和珍惜。千年飞山留下了魏了翁名字和鹤山书院遗址、鹤山学派,如同四鼓楼建筑遗址和二凉亭黔阳地区农校(安江农校)遗址一样就是靖州拥有和独有的惟一的国字号的民族地区发展和发达借力的生态文明和文化品牌。


钟奋生简介

    钟奋生(原名:彭光林),江西修水县人。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铁路作家协会会员广铁分会理事。已发表文学作品约三百多万字。出版著作有:长篇小说《红玫瑰》、《蓝玫瑰》;长篇记实文学《江西共大风云录》、《赞助营销密码》等。小说、散文多次获奖,中篇小说《天边滚动的闷雷》荣获全球首届国际有奖征文大赛一等奖。


https://mp.weixin.qq.com/s/vDL1VcTOI8NUnI2qXrjxvg

编辑:吴华玲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事业单位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新晃一中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新晃一中 版权所有 湘ICP备14001921号-1
联系地址: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新晃镇太阳坪路27号
邮箱:xhyzbgs@163.com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