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雨兼程 > 【红色传承 雨润韶山】——新晃一中“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纪实

【红色传承 雨润韶山】——新晃一中“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纪实

2025年04月25日 19:08:06 访问量:75 作者:张兴雨、吴桐

 春风拂面,万物生长。为厚植家国情怀、赓续红色血脉,4月23日至24日,新晃一中组织高一师生奔赴伟人故里——韶山,开展为期两天的“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活动。同学们踏访革命热土,聆听历史回响,在行走的课堂中感悟信仰的力量,书写青春的成长篇章。

01集结启程·壮志宣誓

  启动仪式在庄严的氛围中拉开帷幕,同学们庄严宣誓,誓言铿锵有力,表达了对伟人的敬仰以及传承红色精神的坚定决心。

吴继松校长作动员讲话

  学生发展中心张烨副主任介绍本次研学活动的行程安排,学习目标和安全保障措施

  高一全体班主任、科任老师及学生参加,全体同学整齐列队,精神抖擞。代表领誓,全体参与研学的学生庄严宣誓。

  全体学生,青春激扬,热血澎湃,在领唱和指挥的带领下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晚上20:30在报告厅召开安全宣讲会

02启程·星夜集结

  4月23日凌晨4:40,夜色未褪,新晃侗族自治县第一中学800余名学子已齐聚夜郎广场。细雨未至,星光作伴,少年们怀揣期待整装列队。5:00整,多辆大巴车灯划破黑暗,载着学子驶向新晃火车站。车厢内,两位随队老师与一名研学教官全程护航:教官强调安全纪律,学生们或凝神倾听,或轻声交流,对即将展开的红色之旅充满向往。

03抵达·思政第一课

庄严仪式·初心如磐

新晃一中师生抵达韶山火车站。

  4月23日14:00,师生抵达韶山学校思政营地。

    校方为每人发放印有“我的韶山行”字样的蓝色雨衣,简单的休整后,全体师生冒雨集结于毛泽东广场。雨幕中,开班仪式庄严举行:唱红歌、诵誓词、献花篮。雨水与誓言交织,浸润着每一位学子的赤子之心。

‍    之后,全体师生手持菊花,环绕铜像一周,献上自己最诚挚的敬意。这一刻,广场上庄严肃穆,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对伟人的感恩与追思。

晚餐蓄力·烟火暖意

    傍晚时分,食堂灯火通明。热腾腾的饭菜驱散雨日寒意,学生们有序排队就餐,碗筷轻响间,能量悄然积蓄。为接下来的思政课堂注入融融暖意。

思政大课·激荡青春

    走进韶山学校,《恰是风华正茂》思政大课堂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老师站在讲台上,身姿挺拔,声音洪亮,通过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故事,将伟人的生平事迹、革命理念以及为国家和人民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娓娓道来。从毛泽东同志年少时立下的远大志向,到他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中,带领中国人民走出困境,建立新中国的艰辛历程,每一段讲述都仿佛让历史画面在学子们眼前徐徐展开。

‍    台下的学子们全神贯注,有的手中拿着笔记本,认真记录着重点内容;有的则微微皱眉,沉浸在老师描绘的历史情境中,若有所思。当讲到革命先辈们为了理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时,不少同学的眼中闪烁着感动的泪花,被先辈们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深深打动

    在互动环节,同学们积极发言,主动思索着理想、信念与奋斗这些深刻的命题。思维的火花激烈碰撞,让同学们对未来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明确了自己努力前行的方向。

04追忆·伟人足迹

瞻仰故居·精神传承

    翌日清晨,研学队伍踏入毛泽东同志故居。木桌竹椅质朴依旧,青砖土灶见证岁月,斑驳的农具、泛黄的书页,无声地讲述着少年毛泽东 “身无分文,心忧天下” 的成长故事。同学们纷纷驻足凝视,在触摸历史痕迹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平凡与伟大之间的辩证关系。

参观纪念馆·触摸历史温度

    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专题展区收藏、保护和展示着毛主席的千余件遗物。同学们跟随讲解员的故事讲解追寻领袖足迹,重温那段峥嵘岁月,体悟伟人的艰苦朴素、勤政为民的品德风范和视天下为已任的责任担当。

参观图书馆·领悟读书力量

    在毛泽东图书馆内,文物展陈与数字技术有机融合,构建出独特的研学课堂。一段段影像生动还原革命峥嵘岁月,一件件旧物深刻诠释 “为有牺牲多壮志” 的豪情。

05感悟·成长之声

  研学尾声,各班围绕“红色基因与时代新人”展开主题班会讨论。一名学生动情说道:“雨水打湿了衣服,却让理想信念更加清晰。”

06返程·满载而归

  4月24日中午,雨后初晴,师生们陆续从韶山学校营地返程。两天行程,学生们不仅用脚步丈量了红色热土,更用心灵触摸了信仰的力量。

  此次“走进伟人故里,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为主题的红色研学实践活动,让学子们感受先辈们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而奋勇前行的伟大历程,在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过程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同学们在红色革命圣地韶山重温了峥嵘岁月,感悟了革命精神,也更加坚定了将红色基因传承下去的信念。同学们将以此次研学为新的起点,把伟人精神融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编辑:杨凌云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事业单位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新晃一中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新晃一中 版权所有 湘ICP备14001921号-1
联系地址: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新晃镇太阳坪路27号
邮箱:xhyzbgs@163.com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