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共享阅读 > 新晃一中教师共享阅读第六期

新晃一中教师共享阅读第六期

2012年11月21日 00:00:00 访问量:1482

新晃县第一中学教师

共享阅读

 

2012年下期第二期     (总第五期)         教科室汇编

主编:杨先智 吴泽勋   责编:向东长  杨顺敏  内部资料

何 谓 文 化 

木村尚三郎

    最近,人们似乎比以前更加关心文化了。行政文化化以及产业文化化这类词语也渐渐进入视线。以前,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都会在修路架桥上制定大量的预算,可只要一提起文化,似乎不会与区域经济发展有多大的联系,所以基本上不拨款。可如今却积极地把资金投入到文化中。企业的文化活动也在积极地进行,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加兴盛。 

    我们现在如此重视的文化,到底是什么? 

    文化的第一大特性是“乡土气息”。文化一词,是由英语culture翻译而来。而culture的本意是“耕种”。不论是炎热的地方还是寒冷的地方,水田或是旱地,山川还是平原,耕种的方法各不相同。作物也因自然条件的差异而各具特色。由此产生的食物与食用方法也会各有千秋。进而言之,像这种因地而异的带有本土气息的生活方式,就是文化。        

    举例来说,除了上述各地的饮食之外,各地的技艺、节日、物产、宗教、风俗习惯、建筑样式、历史和传统、语言等,在当地生机勃勃地存在着的生活方式,就是文化。也就是说,在其他地区未必就会同样生机盎然,这种像植物一样性格的东西,就是文化。 

常常会有这样的经历:旅行时觉得当地很美味的食物,一旦作为特产购买回家,却未必觉得好吃。可能是因为旅行时的兴奋与饥饿,即使是再难以下咽的东西也觉得是美味佳肴。但是,当地的食物也好,吃法也好,毕竟还是与当地的环境、感触、水土等密切相关。如果割裂了当地的环境食物就会失去其生命力。严密地说:文化是不能够输入和输出的。一旦被输入或者输出了,要么不能异地生根,要么就变模走样。 

    例如,基督教怎么也无法融入日本;追求个人精神自由与解放的印度教传入日本后,就变成了崇拜祖先的宗教了。进一步来说,文化总是区域性的,也就是地方文化,而没有中央文化。最近在东京,像三社祭啦,浅草市的花盆市场等等这种散发着乡土气息的节日也变得活跃起来。这些都是东京的地方文化。 

    文化的第二特征就是“亲力亲为”。只有自己亲自动手劳动才叫耕作。仅仅作为一个旁观者则不能称为耕作。亲自耕种食物,亲自描绘美景,亲自参与地方戏剧、音乐,举办节日活动,烧制碟子、调查地方历史并且收集资料,这就是文化的第二特征之所在。 

    当然,听名家音乐,看名家绘画也是很重要的。为此而有所触动,进而用自己的理解来升华到创造中去,亲自参与,开动大脑,只有这样,地方的文化才会丰富多姿,才能成为现代人身体和精神的食粮,从而给予现代人自信与骄傲。 

    法国人之所以对本民族的文化充满自信并引以自豪,绝不仅仅缘于拥有凡尔赛宫、卢浮宫美术馆、米勒的画或是其他的文化遗产。那些都是先人的杰作,是祖先理应引以自豪的东西。当代法国人每天花费一定的时间与精力精心烹制出的美味家庭料理,这种高品位的生活方式才让现在的法国人对自己的文化引以自豪吧。同时,不光当地人或法国人赞美法国料理,而且德国人,美国人,日本人,以至于全世界的人都这样评价,他们才会对自己的文化抱有自信。 

    文化的第三特性便是“乐在其中”。正如有了收获的喜悦,才体现了耕种的意义;也正因为有了文化的快乐,文化的意义才得以体现。比如,迫于商务需要的缘故,不得不努力地去学斯瓦西里语。这只能称之为“埋头苦学”。然而,如果把这门语言看作是一门与日语的发音完全不同,并且构成方式也很有趣的语言来学的话,学习起来也是快乐的。这便是文化。如果不存在快乐,便称不上是文化。俳句也好,日本三弦也好,尺八(日本名族乐器)也好,抑或是舞蹈,当你在开展这些活动时如果感觉快乐之极,那么你就是在经营着文化。 

寻求具有本土特色的东西,并为之精心耕耘,同时还能乐在其中。每个人都在积极追求着这种意义上的文化,这理应成为我们文化发展的愿景。 

品味杂谈

                           原载2011年第24期《新湘评论》

走入绝境的中国教育

作者:沐羊

    尽管上了大学不再分配,好多大学毕业生甚至研究生找不到工作或专业对口的工作,可并未因此出现中学生退学潮,学生们家长们越来越期望自己或自己的孩子上大学上好大学,甚至读硕士读博士。这说明社会对知识、对人才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了,教育部门承载着社会比以往更高的期望。中学教育,对于学生、对于社会无疑是最重要的阶段。但看看中学师生的作息制度,看看师生的课业负担、身心状况,了解一下学生的理想和价值观念,说中国教育已进入绝境,你大概不会反对。教师和学校管理者,更应该有切身体会。中国教育存在的弊端,已经到了必须改革,不改不行的时候。 
  大面积对比选拔的中考、高考和一锤定音录取制度,是教育改革需要解决的顽症。考试不一定是试金石,却是指挥棒。无论如何主张素质教育,如何倡导学生减负,只要考试制度不改革,都会成为口号,流于形式。为了提高升学率,也为了学生的前途,学校不可能不拚命采用各种手段,增加学生学习时间。学生苦,教师也苦,家长跟着苦。师生课业负担重,心理压力大,早成为普遍存在的现象。那些名校或重点学校师生,为增加工作和学习时间,其作息时间和假期安排手段已经无所不用其极;对休息锻炼时间的挤压,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中学师生常处于亚健康状态。这样延续和发展的结果,随着知识总量和教育内容的增加,总会有压垮的一天。大面积对比和一锤定音的考试制度,让师生付出的是以健康换成绩的代价,还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多方面综合素质和完善人格的培养。
  如何改革教育考试制度?大家都应有这样的经验或共识,一个县、乡或村的学校教育成绩再差,不表明该县、乡、村学生的优秀程度低,不意味着该县、乡或村人口素质低。只要按部就班实施了教育的学校,即便其优秀毕业生考试成绩不及其他学校,但将同比例的优秀生选拔到一个更高的学校,优秀自然优秀。鉴于此,升学考试制度应以学校为录取单元,按学生比例根据考试考核成绩进行升学录取,教育考试院、招生办公室的工作下放到对每个学校进行的严格考试和公平录取工作上。如此,会避免原考试制度导致学校之间恶性竞争的各种弊端,也避免了教育资源不平衡带来的社会成员不平等等社会问题。大家还应有这样的经验或共识,靠最终一次升学考试决定录取,往往有不少很优秀的学生因各种原因被埋没,甚至导致终生遗憾。鉴于此,为什么不采用几次考试的综合成绩作为选拔依据,更好的,为什么不采取学分制,根据学生中学阶段每年学分作为选拔依据?当然会有人说,采用上述手段会带来考察录取等方面诸多其他问题,比如说如何体现公平防止腐败问题。任何体制都需要相应制度设计,并需要认真实施,只要更好,我们不能因鱼有刺而拒绝吃鱼。另外,政治思想或思想品德,课程设置有必要,其考试显得尤其无用,哪一个人的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行情况是考试出来的?其中有些知识性的东西,学生了解也就可以;真正的素质或品行,需要在践行中培养,放在日常行为中考察。现在的学生,政治思想或思想道德考卷上能写一大堆,或者讲起来堂而皇之,但普遍缺乏道德行为能力,这就是德育教育的弊端。你能相信一个四体不勤、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懒汉,会有多么孝顺吗?他的孝顺只表现为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要转化成行为需要道德行为能力。总之,不做上述考试制度改革,素质教育落不到实处,喊喊也就得了。
  再说说教育内容尤其教材的改革。教材改革实际上包含着学什么,如何学,如何教的问题。语文到底学什么,如何学或教?政治或思想品德到底学什么,如何学或教?恐怕最有争议最值得探讨。先说语文,到了中学尤其高中,除完成前面未完成的识字任务,对语法、修辞、逻辑知识的学习巩固,恐怕主要应是分析、写作和欣赏能力的培养,这需要大量的经典和美文阅读、分析、鉴赏,大量的各种形式的写作练习。一学期一本语文书,少之又少手段贫乏的作文课,实在是太没意思。政治思想或思想品德教育确有必要,课程的设置确有必要,但学什么、如何教则更值得研究。但无论如何,政治或思想品德的教材或教学内容,应在更多的素材中体现“哲”,而不是空洞的说教或知识。还有历史,我看过初中的历史教材,据说是改革后的。我敢说,无论改革前或改革后的,都是编者嚼后的甘蔗,还不是嚼了一遍。论其空洞干瘪,改革后的更甚。史中有哲,史中有文,我看不到历史课本中的哲,更看不到文。如此“历史”,学之何益,读之何趣?老子有言“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学问是日渐增加的,而道理应该是越理解越简约,所有学科都学其知识量,考其知识量,如今是“知识爆炸”或称“知识激增”时代,把学生累死也学不完。比如历史,再增加几千年,会有多少历史知识增加?教学内容上,不能认为是知识就搬进来,还是让学生学点最有用的东西,关键着眼于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有些主要“为道”即可的科目,就更不要将知识作为主要学习考察内容了。 
  中国教育已积弊多年,弊害不可谓不深,喊了多少年改革,其弊未除而日甚。何时方能走出绝境啊!       

                            原载《中华杂文网》之《校园杂文》

 

品他人见地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纪律教育

作者:赵永英

    每学期都要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可这一学期纪律教育周后,有些老师,尤其是模范班的科任老师,对学生意见颇大,说课堂气氛沉闷,一直进入不了师生交流对话状态。有时再三启发、诱导、鼓励,也无济于事。有位老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讲了一个笑话,大部分学生一脸漠然,让老师尴尬与无奈。

    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原来在纪律教育周里,有些班级为了实现“精细化”的管理理念,修订了班规班约,强调整齐划一,强调服从。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甚至走路的姿势、说话腔调,都有规范。在老师强力监管下,学生不敢越雷池一步,否则就扣除班级积分,招致同学的围攻,老师的批评。学生就像林黛玉进贾府一样 “不敢多说一句话,不敢多走一步路”,所以出现了“这里的课堂静悄悄”。 

蒙特梭利从人格培养的角度分析了管得过死,限制过多造成的危害,他说:“一个学校的儿童,如果不断的受老师干涉、禁止、呵斥、以至于诟骂,结果会变成一种性格上很复杂的可怜虫”。一些班主任老师限制学生的自由或是担心其安全而进行的过度保护,或是担心日后的发展而设立的种种规则,或是为了个人功利的诉求,以致把“量化”管理等同于“精细化”管理,于是“精细化”管理成了教育方法简单粗暴的保护伞,图懒省事的救命稻草,最终成为限制教育创新和人本化管理的罪魁祸首。

    《庄子》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惠施和庄子比谁种的葫芦大。惠施每天都去施肥、除草。而庄子只到地里转转,见没什么异常就做别的事了。不久,惠施的葫芦苗相继死去,而庄子的葫芦苗长势很好,最终结出了大葫芦。惠施不解,就去请教庄子,庄子说:其实我是在用心管理,看到它们茁壮成长,我当然不去管它们,而你不管它们的生长规律整天去施肥、除草,哪有不死之理!庄子之所以能种出大葫芦,是因为他的管理顺应了葫芦的生长规律,是在用心管理,这对我们教育是一个启发: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用心育人,才是教育的美好境界。如果严而无度、多而不当的管理,就会使葫芦苗枯萎,这不仅是那些勤快的惠施们的无辜,也是我们教育的悲剧。 
     英国著名教育家尼尔在《夏山学校》一书中说,夏山最核心的办学理念是让孩子们自由发展。许多孩子来夏山之前厌学、自卑、叛逆,是家长和老师眼中的问题学生,来夏山之后,他们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觉自发的学习,独立自主的生活,充满自信,多年后,他们成了著名的艺术家、音乐家、设计师,演员和科学家。当然夏山学校的自由不是放任、随心所欲,而是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遵循教育规律。纪律不是老师强加给学生,而是在学校大会上经过所有师生共同投票制定和通过的。它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发展学生的内在自由,形成积极主动的纪律意识。      
    蒙特梭利说:建立在规则上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真正合适的纪律,不是为了监管、约束、限制,而是为了让每个学生最大限度享受自己的自由。没有纪律的自由是放任的,没有自由的纪律是不近情理的,理想的状态是把握好纪律与自由的张力,让学生在纪律中自由成长。

    原载《中华杂文网》之《校园杂文》

编辑:裘愉峙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事业单位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新晃一中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新晃一中 版权所有 湘ICP备14001921号-1
联系地址: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新晃镇太阳坪路27号
邮箱:xhyzbgs@163.com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