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晃二中退休教师 张有本
个 人 简 介
张有本,男,1933年12月出生于兴隆乡塘洞村,1940年进入村小读书,1946年考入晃中读初中,1949年以年级第一名的成绩毕业。1951年7月参加教育工作,1958—1966年任新晃一完小校长,1966—1977年文革期间回乡任民办教师,1977—1978年任凳寨、黄雷乡宣传干事,1979年任新晃二中副校长,1982年参加湖南教育学院培训,1984年起任新晃二中校长,1989年被评为湖南省优秀教师,同年被评聘为中学高级教师。1994年退休。
我1946年至1949年间在晃县中学读书,时任校长周常沛,新晃镇狮子岩人,家住中山路。他一贯主张从严治校,亲自提出“诚、敬、勤、勇”四字校训,亲自撰写校歌歌词“晃山明媚,舞水悠长,莘莘学子,共叙一堂。朝斯夕斯,日就月将;修藏游息,勿怠勿荒。善成行已有耻之德性,抱定博学于文之决心。奠立高深学术之基础,完成人生服务之使命”。以校训校歌为教育之纲,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凡严重违反校规校纪者开除学籍,决不宽容。学生礼仪之风非常好,学生在外遇见师长者必行举手礼或注目礼,习之以常,同学之间团结友爱和谐相处,感情深厚。
每周星期一早举行朝会,校长亲自训话,还请社会进步人士到校给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形势教育。社会著名人士张本清(又名张文英),国民党旅长,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周恩来的学生,他因不满国民党贪污腐化结党营私等行为,毅然弃官返乡,为地方办事,组织县城搬运工人,与地方反动势力,特别是与国民党伤兵欺压百姓行为作斗争,伸张正义,在全县人民中颇有威望。周校长多次请他到校给学生作报告,教育学生不要崇洋媚外,揭露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欺压百姓的罪行,深受师生的欢迎和爱戴。
他一向鼓励学生努力就学,学生自觉勤奋读书蔚然成风,除严谨的课堂教学外,每天早读操坪边、岩山下、花园树从中读书声朗朗振耳。每天晚自习无任何老师辅导,学生都自觉在煤油灯下刻苦钻研或独立完成作业,学习风气非常浓,你追我赶,竞争创优,从而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古文和重要课文学生都能背诵如流,尽管当时校内硬件设施甚差,连书写英文的钢笔都聊聊无几,学生们凭一只毛笔也能写出英文作文,出英文专刊。学生的书写能力甚强,古诗、文言文,各种体裁作文都能达到一定水平。
他执行严格的升留级制度,语数英三科有一科不及格者容补考后及格升级,凡两科不及格者一律留级,决不迁就。以我们11班为例,一年级新生入学时全班72人,三年后毕业时全班级有16人,而其中真正的直升生仅剩9人,其余7人则是上届留级生和插班生,也就是说有63人先后留级或转到外地外校就读。
他很重视文艺体育方面的教育,学校每年每期举行文艺演出,每周六晚上为各班轮流演出时间,我们班曾用英语演出过简单英语话剧。学校每期还举行田径运动会和各类球赛。
他还注意民主办学,例如每学年的学生会干部,特别是学生会主席都是发动全校学生民主投票产生的。当时学生约300余人,其中初中部6个班,简师部4个班,大多数为寄宿生,学生伙食由学生民主推荐同学自己管理。既堵塞了漏洞,又锻炼了学生的管理能力。
正是校长治校有方,我县知识分子大多出自这所当时的最高学府,解放后也成为我县教育界和社会各界的骨干力量。周校长在师生中有崇高的威望和形象,学生见之畏之敬之。1950年因历史问题周校长被捕,大约是50年代后期被大赦释放回乡,80年代因病医治无效去世。
附:周校长有三个子女,大女周飘君,8班学生,后考上大学;次女周邵君,13班学生,我县小学教师,芷师毕业,已于前两年去世;小男儿周仪晃,解放后大学毕业,高级工程师,在长沙某企业退休。
新晃二中退休教师张有本
201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