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他山之石 > 王建国:十年努力一件事

王建国:十年努力一件事

2012年09月29日 00:00:00 访问量:1156

 

王建国:十年努力一件事

 

                    张以槿

 

 

  从“升学暴发户”到有境界的学校

   “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王建国很推崇国学大师王国维的这句话。他认为,说一个学校有境界,就是说它有自己的一套东西,关键是看有没有形成办学思想体系。

    按照这个说法,过去的秦皇岛七中虽有名声,却无境界。

    了解七中历史的人都知道,学校最初连生存都困难,社会评价是“不好好学,将来只能上七中”。在王建国到来之前,学校领导班子狠抓教学成绩,靠提高升学率在几年间成为全市知名的一所初中。

    然而,光有升学率,学校似乎还少了点什么。在七中工作了20多年的副校长赵兴明说:“当时虽然是名校了,但感觉像个暴发户,这样的情况其实最容易出问题。”

     1997年,王建国调任七中校长。让大家意外的是,新校长并没有“新官上任三把火”,除了经常听课、找干部和教师谈话,就是按照上级的安排搞校园拆迁和改建。

    “头3 年,我就干这些事情。当时的七中已经是比较好的学校了,在没找准方向前,没有必要急着改变它。”王建国说。为了找准这个方向,他参加了两次至今难忘的培训:一次是到华东师大参加全国骨干校长培训,另一次是到加拿大的教育考察。

    练了3 年内功,时机终于成熟了。

    2000年,河北省推行示范学校建设,秦皇岛七中被确立为全市初中示范学校创建校。按照规定,所有创建校要报上一份名校创建规划,王建国的理解是,“七中必须拿出自己的东西”。

    初稿拿出来后,王建国瞅着自己的“作品”并不满意。他觉得,教育思想不应是校长想出来的,而应来自全校教职工的实践,校长的任务是去提炼和提升。为此,他组织教师以研讨推动实践,并在实践中总结,不断完善规划方案的内容。

    直到2003年,这份方案才算定型,也就是现在七中教师们耳熟能详的“15条”。里面的每一条都是回答一个问题,或者提出一个观点,微言大义,发人深省。

    比如,第一条“学校是什么”。在王建国看来,弄清楚这个问题,也就弄懂了什么是教育。他认为,学校有学园、乐园和家园3 个层面的含义,学校的魅力在于它有丰富的智力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学习、思考、探索、实践、研究的氛围是一种吸引人、教育人的力量。

    此外,还有校长是什么,教师是什么、学生是什么,以及培养目标、教育过程、职业意识,等等。尽管看起来有些庞杂,但本质上是回答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问题,正好对应了哲学的本体论、价值论和方法论。

    王建国说:“我们要弄清一件事情,必须搞清这3 个内容:”是什么‘即你在做什么,’为什么‘即这样做的价值是什么,’怎么做‘即具体措施和由谁来做、在什么地方做、在什么时间做。这些问题搞清楚了,事情也就容易落实了。“

    名校创办规划提出至今,已经过去10年了。“15条”理念逐渐成为全体教职工的内隐概念和行动指南,秦皇岛七中也从“升学暴发户”转变为“一所有内涵的学校”。

    王建国说,10年努力一件事。这件事,七中做成功了。

    

校长排“老三”,是个出题人

    校长如何理解校长的角色和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他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水平。对此,自称“起来得早,进步得慢”的王建国深有体会。

    1992年,他30岁,就在内蒙古的一所矿区学校当上了校长。“那时一身闯劲,特别强调执行力。要是觉得这个人不行,就换下去,再不行,再换下去,但还是不行。”

    后来,他悟出一个“理”:学校不是行政机构,校长也不是官。尽管拿着上级的任命书,手中也握有权力,但人们喜欢追随那些能满足他们需要的人,这与一纸文书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他的这些反思,最后形成在“15条”中:“校长在学校排‘老三’,不仅要让自己的服务对象满意,更要让他们感动,要努力给教职工和学生创造发展的机会。”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校长在学校无足轻重。王建国说:“领导就是一种影响力。校长既要有权力影响力,更要追求非权力影响力,即专长、人格魅力、名声和感情。校长如果没有影响力,面对教师这样的知识分子群体是件很麻烦的事情!”

    他很推崇毛泽东“间接微妙”的领导艺术:先跟别人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看法,然后把别人的意见和自己的意见统合起来,最后再说出自己的见解。

    有了这种“间接微妙”,王建国和教师们相处得很愉快,七中的工作氛围和教师的心态都有了明显的变化。

    数学教师朱晓红5 年前来学校的时候,听说校长喜欢随堂听课,而且还是数学老师出身,感到很紧张。果然上班没多久,就被校长听了课。课后到校长室,王建国笑眯眯地望着她,慢条斯理地问:“你觉得这节课上得怎么样啊……”

    “校长是个宽容的人,评课、评人很少下结论,总让你感觉事情还有改进的余地,只要调整就会有进步。”朱晓红后来总结道。

    王建国喜欢找教师单独谈心,但从来不随意下指令。在工作中,他反对校长使用“直辖人”,即绕过副校长和中层干部,直接给教职工安排任务。“校长可以越级指导,但不能越级指挥,否则就是错位,工作就乱套了。”

    七中是个有着3000多名师生的大学校,为了让管理有序、有效,王建国推行“低重心软性管理”:在横向分工的基础上,将业务干部直接分配到各年级组,增强年级组的管理效能。每个年级组还设有德育、教务、教科研、总务等干事,协助年级主任做具体的事务性工作。

    在这种制度下,年级主任统领备课组长、班主任、年级干事,角色和作用相当于分校校长,不过在工作中,他还要征求深入到年级组的业务干部们的意见。这种网络化扁平式的结构既减少了管理层级,又推进了学校的民主化管理。

    当了多年校长,王建国越来越认同老子的“无为而治”。他经常给教师们讲“二八定律”:在任何一件事中,主要方面只占20% ,其余的80% 都是次要的。如果不辨主次,胡子眉毛一把抓,往往就是浪费时间。

    参透了这个“理”,每次安排工作时,王建国只说概要,言简意赅,至于怎么落实、怎么创新,都留给干部和教职工们去琢磨。

    2007年,学校推行“绿色教学”,语文老师张君铎连这个名词都没有听过,跑去问校长,他也不说。她和同事们只好到处查资料,然后边学边实践。一年下来,学校的绿色课堂竟也搞得有声有色。

    一次会上,副校长鄂立新说:“校长是一个善于出题的人。”

    王建国听了,眯着眼,笑而不语。

    

教师和学生一样,都是发展中的人

    “七中养人”,这是语文老师王连敏的说法。来七中之前,她的体重只有78斤,现在98斤。俗话说“心宽体胖”,她感觉在七中自己的心确实变“宽”了。

    “在以前的学校,教了很多年书,越来越感觉自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到了七中,王校长让我感觉到自己是受信任、受重视的。”王连敏说。

    其实,在“15条”中,每一位教师都已读到了自己的角色和价值:“教师不是‘蜡烛’,和学生也不是‘一桶水’和‘一杯水’的关系。我们和学生一样,都是发展中的人。”

    为了培养教师的职业理想和精神境界,七中尤其注重引导教师对自己的教育生涯进行设计,帮助他们成为自我实现的人。学校为教师们设计了专业成长手册,每位教师还根据自身实际制订了3 年成长规划。

    平时,围绕绿色课堂、专业成长、德育载体等主要工作,学校组织了一系列论坛、沙龙活动,而且改变了讲座、示教式的培训形式,让每位教师都有机会做“中心发言人”。

    “每个人都渴望成为重要人物,都愿意成为主角儿,管理的成功就在于让每个人都感觉到自己很重要。”王建国说。

     在“15条”中,讲教师工作和成长的就有8 条。比如,“把教育当作事业来做,而不是谋生手段”,“没有广泛的阅读就没有广阔的精神空间”,“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现有水平有多高,而在于他能否在工作中不停顿地前进”……

    每位教师都能告诉你,哪几条让他们感悟最深,改变最多。

   “自我实现”这一条让数学老师岳坤受益最深,他从中不但明白了自我实现的重要性,也学会了如何自我实现。学校秉持的理念是:“好教师不仅是那些上出成功课或教出高分班级的教师,还是那些有能力反思课堂,理解什么对了,什么错了,寻找策略让下次课上得更好的教师。”

    岳坤说:“这样得出的东西,不是谁教给我的,而是我自己形成的。这是一个由内而外的发展过程。”

    七中一直倡导教师要努力成为教育家。王建国认为,成为教育家的标志是创造出有自己特点的工作理论方法体系,也就是有独到的实践哲学,就像陶行知说的“教学做合一”。

    在这个大方向上,他又给教师们出了两道“题”,一是追求学科气质,二是学做公众知识分子。因为前者是成为教育家的起点,而后者则是教育家的必备品质。

    与多数同事一样,数学老师李艳华最初是从校长的讲话中听到这两个词的。脑子里有了概念,再到实践中去体悟、追求,大家很快就从中找到了乐趣和自信。

    “培养学科气质不像培养教育家那么难,只要每个人在平时多投入一点,深入一些,坚持数月数年,不断通过量的积累,就会产生质的飞跃。”李艳华说。

    七中对有进步、有贡献的教职工不吝啬奖励。

    2009年,史无前例地推出了“10项奖励”:教育特色奖、教育指导奖、特别贡献奖……

    每一项奖励,既是认可,更是激励。

    获得教育特色奖的董翠萍说,在七中做班主任,享受着平淡的幸福,因为从中既成就了学生,也成就了自己。

    

学生是期待被点燃的火把

    “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期待被点燃的火把。”“15条”让七中教师重新认识了学生。

    王建国强调尊重学生,这个观点虽然没有新意,但在老瓶子里面,他装上了新酒———“尊重有3 个层面:一是尊重学生的状态,二是尊重学生的需求,三是尊重学生发展的可能性”。

    有了这个思想前提,教育方式就需要作调整,“15条”告诉教师们:“引导学生自我体验感悟,再把情感融入进去,这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更能学得好。”

    在教学上,王建国要求教师要学会整合“三维目标”:知识和技能目标旨在“学会”,过程与方法关注“会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在实现“乐学”。每堂课都应留下最后2 分钟,让学生自由思考、质疑。

    这个教学思路,让七中的课堂变得与众不同。在一次全省公开课上,生物老师朱健不仅很好地整合了“三维目标”,而且抓住了“最后2 分钟”,让学生谈谈一节课的收获,轻松的课堂氛围引来了学生的精彩发言。

    大获成功的朱健总结说:“我们的教学不是解决所有问题,而是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让学生用学到的方法去解决他们自己心目中的一个个问题。”

    再好的教学,如果不能让所有学生受益,都是存在问题的。王建国反对用好学生的标准衡量所有学生,因为在这把大尺子下,多数学生都是失败的。

    在七中,如何减轻中等生的学习压力是一项研究课题。王建国对教师们说,我们习惯抓两头带中间,以为抓住两头,中间就起来了。但实际上,中等生的压力是最大的。

    课题组后来作了一个调查,结果发现,有过度心理焦虑的学生,恰恰都是中等生。这个研究最终找准了造成中等生压力大的因素,并且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

    对中等生的关注,也就是对“大多数”的关注,这使得七中的“以学生发展为本”不是一句空话。

    在德育方面,王建国提出“在秩序中求活力”,“在活动中张扬个性”。为此,学校设立、创新了一系列德育载体,其中最有特色的是“示范班+ 示范生、特长生”制度。“示范班是以集体促进个体,示范生、特长生则是以个体促进集体。”

    示范班有6 种:纪律、文化建设、绿色、体育、自我管理和自定义示范班。所有班级都可以挖掘自身优势,向由德育干事和学生组成的审批小组申报。获批的班级,平时不仅要不断接受检查和其他班级的参观,还要定期写自评报告。

    此外,每个班级还评有示范生和特长生,内容五花八门,人数也没有上限。分管德育的副校长刘俊义说:“只要能命名,我们都设个项目。目的是激励每一个学生,让他们觉得自己在某方面是行的,让他们学会管理自己。”

    王建国说:“最好的教育,就是学生的自我教育。”反向观之,七中的教育实践,在解放学生的同时,其实也解放了教育自身。


编辑:裘愉峙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事业单位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新晃一中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新晃一中 版权所有 湘ICP备14001921号-1
联系地址: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新晃镇太阳坪路27号
邮箱:xhyzbgs@163.com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