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新晃一中在办公楼四楼会议室召开课题研究培训会。此次培训由副校长罗红儒主持,学生发展中心主任彭敏担任主讲,吸引了本学期正在开展各级各类课题研究的主持人及成员踊跃参与。
培训开始,彭敏主任指出,目前新晃一中在研课题成果丰硕,涵盖湖南省基础教育课题4项、湖南省教育学会课题1项、怀化市规划课题9项、怀化市教育学会课题5项、新晃县规划课题7项以及学校校本小课题8项,共计34项。然而,在研究推进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共性问题。如研究方法较为单一,部分教师参与度较低,过程管理存在缺失,研究过程缺乏系统记录,研究缺乏深度与持续性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彭敏主任从课题研究过程、研究方法及注意事项三个维度展开深入讲解。在课题研究过程方面,她借鉴湖南省级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经验,详细阐述了申报立项、研究实施、结题推广3大环节及10小阶段,并结合自身《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选择性考试原创模拟命题实践研究》课题案例,生动展示了课题研究的六个关键步骤:从发现问题与困惑,到确定选题与研究范围,再到收集资料、尝试操作、总结反思以及最终成果表达。通过这一案例,清晰呈现了如何从实际问题出发,逐步深入研究,最终取得显著成果的全过程。
在研究方法介绍环节,彭敏主任介绍了观察法、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教育实验法等多种主要研究方法,以及统计法、测量法等辅助方法,并详细讲解了常用研究方法的具体步骤。
谈及研究注意事项,彭敏主任着重强调要做实过程。她指出,教师应制定详细的阶段研究计划,明确研究重点、研讨活动安排、预期成果及后续步骤;要紧密结合日常工作开展研讨,将课题研究融入课堂教学观摩、教育理论学习、课题组内专题研讨以及外出学习交流等活动中,避免将其视为额外负担;同时,要注重积累研究资料,包括会议记录、教案、课例、论文、学习培训资料等,并建立完善的课题档案。此外,她还鼓励教师注重学习,向书籍、网站及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不断充实专业知识;重视写作,将研究成果以论文、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多种形式呈现出来,且写作应贯穿于日常研究过程中。

培训尾声,罗红儒副校长对此次培训进行了总结,并对课题研究工作提出殷切期望。她希望课题组成员能够通力合作,共同成长,将课题研究与日常教学紧密结合,教研一体,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与应用,以科研助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