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周末的阳光洒满新晃一中的校园,学校积极响应素质教育理念,为学生打造自由探索的成长空间,十四个学生社团同时开启活力篇章,奏响了青春与梦想的交响曲。
周六,学校开放了多个功能室和户外空间,为社团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支持。导师们也亲临现场,既是引导者又是伙伴,他们耐心指导,鼓励学生们勇于创新,激发潜能。这样的互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更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篮球场上,律动青春音舞社的社员们跟随音乐节奏翩翩起舞,尽显青春活力,汗水顺着脸颊滑落,却丝毫不减专注与热情。周鑫老师眼神里充满了宠爱与欣赏,在一旁耐心纠正动作,从眼神到肢体细节,时而亲身示范,力求每个动作都精准到位。观众的欢呼声此起彼伏,现场洋溢着热烈的艺术氛围。
在学校电脑机房内,人工智能社导师陆金林老师正带领社员们学习编程,陆老师为社员们安装了Icode编程平台,注册账号,耐心讲解和指导,同学们专注聆听,每人一台电脑,亲手操作实践,在探索中感受科技的魅力。
侗学研究社的活动同样精彩。竹竿在地面排列整齐,社员们两两一组,有节奏地敲击竹竿,“哒哒、哒哒”的清脆声响中,同学们穿梭于开合的竹竿间,演绎着独具特色的侗族竹竿舞。一旁,导师张子轶细致入微地讲解。同学们围坐一圈,跟着张老师学说侗话、唱侗歌,不时因发音的趣味差异发出阵阵欢笑,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在校园里弥漫开来。
活动现场,泊岸文化摄影社团的小摄影师们手持相机,奔走于各个社团之间,捕捉精彩瞬间,兴奋地与同伴分享着拍摄心得“以前周末在家常常无所事事,现在参加了摄影社,不仅学会了用镜头记录美好瞬间,还交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新晃一中一直致力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将社团活动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开放校园举办社团活动,就是希望学生们能在双休时间充分发展兴趣爱好,挖掘自身潜能。看到同学们在社团中快乐学习、茁壮成长,我们倍感欣慰。未来,学校将继续支持社团建设,丰富活动形式,为学生搭建更多展示自我的平台。”
如今,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已成为新晃一中校园文化的亮丽名片。在这里,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绽放独特光彩;每个社团都如同一颗种子,在校园这片沃土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共同编织出一幅绚丽多彩的青春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