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网站建设 > 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技学校信息化推进教学改革

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技学校信息化推进教学改革

2014年11月18日 09:08:02 来源:新华网 访问量:1194
每个教室都安装了大屏幕的LCD电视机,点击鼠标就能查阅课题的开题、结题报告,网上选课像超市购物一样方便,仿真实训如身临企业生产车间。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将信息技术引入学校教育、科研和校园生活等各个领域,有效地提升了教育教学的水平。

  眼下,在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只需在微信朋友圈分享网络问卷的链接,发动同学和教师用手机填写,短短几分钟,统计数据就会在后台完整呈现,方便而又快捷。

  “玩手机填问卷”只是苏州建设交通学校信息化校园建设的缩影。校长杨建良告诉记者,学校将信息技术引入学校教育、科研和校园生活等各个领域,营造出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实施管理和教学的良好环境。

  告别驱车20公里开会时代

  早在2012年6月,学校就正式启动数字校园建设。一时间,“信息化”3个字成为学校师生茶余饭后谈论的焦点。

  让学生范丽感到惊喜的是,学校的每个教室都安装了大屏幕的LCD电视机,还提供了20套有线电视节目。“原本以为只能看看新闻、教育、娱乐等节 目,没想到,从那时开始,学校开讲座、办文艺会演、开公开课,我们只需在教室就可以收看到。”在数字校园建设中,学校特意设计在线视频会议系统,分校区教 职工不再需要驱车20公里到校本部参加会议。

  “这只是一个很小的举措,但却让学校的教师们感受到家的温暖,推动管理从被动走向主动。”学校副校长潘澔说,学校之前都是用纸质报修单,有时可能因为忙碌而疏忽,导致不能及时维修。现在通过网络报修,受理部门的电脑便会有小窗口提醒,督促尽快维修。

  “网上报账、请假等方便而又快捷,为我们节约了更多的时间去参与教研,大伙的干劲更足了。”让建筑工程系教师董庆欣喜的是,数字校园建设后,他只需点击鼠标,就能查阅学校国家级课题的开题、结题报告等内容。

  学习不再只是课堂上的事

  “学习,不再只是课堂的事情”,这是建筑工程系学生冯兆明对学习的全新定义,“以前,上课没听懂不敢问老师,课后想拓展却苦于没有门路。现在,只需凭借个人校园账号就可以登录课程信息中心网站,在任课教师提供的全部课程中自由挑选,就像超市购物一样方便。”

  为学生提供个性、新颖的学习方式,是学校实施信息化的初衷。在学校的学习中心门户,记者看到,这里包含了教学资源库、学习社区、精品课题、教师 工作室等6大平台,不仅有专业课,还有英语等基础课程。商贸管理系教师罗明说,课件浏览、作业交互、答疑、自我测评等都可在网上实现。

  学校信息处副处长刘庆根告诉记者,2012年至今,学校合作开发建设了数字化精品课程资源库等3项数字化课程资源,涉及15门项目课程,1门综 合学习课程。“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优质网络教育资源,学校特意建设了2间140平方米的录播演播室。最近,学校对报关水平测试考前辅导进行了全程录像,后期 将上传学校共享中心供学生使用。”刘庆根说。

  对于这种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学习方式,学生高雨乐开了怀:“数字学习中心的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种多样,把课本上枯燥的文字,变成了生动的动态画面、图表等。预习、资料收集、课堂互动、课后独立思考完成作业,这种学习模式让我变得更加主动。”

  信息化理念引领教学改革

  走进苏州建设交通学校汽车工程仿真实训室,学生们正进行着气缸盖拆装的实训,一部分学生在实物上进行着操作,还有一部分学生围着修理台旁的电 脑。实训室老师告诉记者,在这台“工位机”上,学生可查阅操作资料、调阅操作视频。“两组学生不停互换,提高了实训的效率,更有利于问题在第一时间解 决。”

  在杨建良看来,打造数字校园,不光是硬件和资源的建设,更要借此提高教师的信息化素养,从而带动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让学生更加符合时代和社会的需求。

  “建筑工地的生产现场具有特定的安全施工要求,学生走进工地现场开展技能训练的机会非常少。即便学生有机会进入生产现场,但教学内容和进度与工地的建设进程难以配套,难以开展针对性教学。”董庆告诉记者,一直以来,这都是困扰专业实训的难题。

  伴随着信息化在校园里的触手可及,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找到了灵感。“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发了‘VAS建筑工程虚拟仿真系统’,在三维场景里,学生仿佛置身建筑工地,动动鼠标,就可以自由移动、抓取操作工具,像玩游戏一样。以前,我们教学生操作的工序,只能大致描绘下,学生也只能死记硬背。现在,他们亲身体验,步骤记得牢多了。”董庆说,学校还通过校企合作,把工地的监控视频接入校园,让学生有直观感受。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杨佩融告诉记者,如今的课堂,完全是新的体验,乐趣十足。“在‘食堂改造’的设计课上,许松老师一改以往用纸画图的方法, 教我们用手机软件画出表达方案,不仅节约了纸张,更让同学们异常地投入。”全班同学拿着手机上课的场景,让杨佩融至今难以忘怀。(通讯员 许学建)

编辑:裘愉峙
评论区
杨先智(2014/11/18 9:47:07)

信息化促进现代化,大势所趋,任重而道远.

回复 支持[0] 反对[0]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事业单位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新晃一中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新晃一中 版权所有 湘ICP备14001921号-1
联系地址: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新晃镇太阳坪路27号
邮箱:xhyzbgs@163.com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