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建学院助学部“长城助学计划”实践团队赴湖南新晃开展实践
8月1日至8月10日,上海交通大学“长城助学计划”实践团队赴湖南新晃开展了为期10天的实践活动。这次实践活动由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江俊达老师、秦子柔老师带队,来自船建学院及设计学院的31位同学共同参加。
龙溪古镇:幽幽古巷,探寻侗族文化
龙溪口
实践的第一天,实践团来到龙溪古镇。循着老街,我们分别参观了灶王宫、若水居、龙溪书院、临阳公栈、孝友堂、清匪反霸纪念馆等多处景点。流转于古迹故居,我们目睹了历史变迁留下的文化痕迹。在书院中,听着夜郎历史的由来,儒家传道授业的精神在每一片瓦,每一点朱砂,每一卷书页中滋长传承。公栈里,留下了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全家的历史痕迹与抗战时代的历史缩影。同时,我们也感受到清匪反霸英雄们的智勇无畏。
灶王宫
龙溪书院
龙溪书院
龙溪书院
临阳公栈
博物馆:生生不息,追溯文化遗产
接着,我们来到了新晃侗族自治县博物馆。风雨桥、鼓楼、开口屋、吊脚楼、傩戏、侗家工艺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昭示了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和而不同原则,昭示了人与自然的和平共处之道,昭示了不同民族之间的融合共生轨迹,昭示了蕴藏于人类不同族群之中的生生不息、永不枯竭的生命源泉。通过展览,我们可以更直接地体会以侗族为主体地人类族群所创造地古朴生存智慧。
感受新晃侗族文化
参观新晃侗族自治县博物馆
开营仪式:代代相传,展望新晃未来
晚上7点整,我们来到了新晃一中大礼堂,参加高一新生的开学动员仪式。
新晃一中开营仪式
首先杨佳青副校长给我们讲述了新晃一中和上海交通大学这6年来的友好情谊。
杨佳青校长发言
接着,学生代表申子宇同学向我们传达了他对高中生活的憧憬,同时也树立了自己的远大目标。
申子宇同学发言
其次,船建学院江俊达老师讲述了新晃一中和上海交通大学一样拥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也指出今年“长城助学计划”实践团在历年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并对实践团提出“谦虚谨慎、勤勉奉献”的要求。
船建学院江老师发言
一中杨永旭校长的发言中提到“想要学会做事,先得学会做人”,我们感受到了他对高一新生的期待,这些优秀的少年们象征着新晃的未来,将来更是要为祖国的发展添砖加瓦。听完校长的发言,每位新生都似乎更加坚定了目标,为自己未来高中三年做好了规划。同时,杨校长的发言也寄予了对上海交通大学的肯定,对实践团的信任。
新晃一中杨校长发言
最后,船建学院江俊达老师代表实践团向新晃一中高一新生介绍上海交通大学。
纵观全天,无论是游览龙溪古镇还是参观博物馆,抑或是晚上新晃一中热情的迎接,都极大地调动了我们的积极性,让我们更加憧憬和适应未来几天的新晃生活。
早上乘车从酒店出发,每个人都顶着困意来到了龙溪口古镇。本以为枯燥的旅程,在一位位好客的当地人口中变为了一段段佳话。望着沿途中富有年代感的建筑,我仿佛一下被带到了几千年前的私塾课堂、几百年前的剿匪现场以及几十年前梁思成的工作室。
——刘宝涵
早上匆匆忙忙就乘车赶到了龙溪口古镇,从竈王庙到一个个古老的建筑,这一路上都能感受到当地人的朴素。那一个个富有年代感的建筑和故事,让我仿佛走过了侗族文化的漫长岁月。灶王庙、学堂的“君子”“养正”、夜郎文化、林徽因与梁思成旧址、西南联大师生所住的房子、剿匪陈列馆······也许是因为自己比较喜欢林徽因小姐的作品,所以对林徽因与梁思成的旧址印象深刻,她用过的梳妆台、睡过的雕花床,都让我无比喜欢。
——李航
晚上是开营仪式。我听了之后体会到新晃一中的热情。校长和江老师的发言让我也重新审视了自己。虽然有些话是校长对高一学生说的,可是对我们也同样适用。目标,规划,这是最重要的两点。
——田昌权
走过龙溪镇,一行人又来到了农耕文化博物馆,感受侗家农耕文化。滚烂泥田作为保留至今的习俗,既代表了长辈对于晚辈的教养与盼望,又象征着侗家人与泥土世代相连的血脉。两碗万寿酒,是侗家人热情的灌溉,亦是他们对远道而来的旅人最淳朴的祝福。虽有传承,亦有遗失。那些曾出自女子之手的精美绝伦的刺绣工艺,在日益平权的社会中,只得束之高阁,令人叹惋。
——陈昕煜
文/张爱迪
图/张爱迪、曹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