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晨会恳谈 > 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培养健康生活方式

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培养健康生活方式

2012年09月29日 00:00:00 访问量:1701 作者:杨永旭

 

 

杨永旭

 

(2009下期第14周 二00九年十一月三十日)

 

老师们,同学们:

  明天是12月1日,一个特殊的日子------第二十二个世界艾滋病日。艾滋病(AIDS)的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功能丧失综合症”。通俗地讲,艾滋病就是人体的免疫系统被病毒破坏,使人体对威胁生命的各种疾病丧失了抵抗能力,从而发生多种感染和肿瘤,最后导致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它的传播途径主要是体疫传播,包括血液、母婴遗传和性接触等。AIDS病毒早就存在于非洲和南美洲的一些土著部落中。在19世纪前人类的交往是很有限的,故仅在小范围内存在。

  艾滋病目前仍是不治之症,自1981年12月1日美国发现首例艾滋病之后,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以惊人的速度传播,已造成2500万人死亡,仅2005年就有310万死亡,其中有57万儿童。目前,全球有超过4千万AIDS 感染者。中国也有超过100万AIDS病毒的感染者。在河南一些贫困地区因非法采供血传播存在一些艾滋病村------一个村有几十上百人感染艾滋病,有的家庭有几人感染。AIDS离我们并不遥远。为了提高公众对AIDS危害的认识,1988年世卫组织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AIDS日,号召世界各国在这一天举办各种活动,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甲型H1N1流感肆虐,我们正在打一场甲流疫情防控战的严峻时刻,我却在此谈AIDS似乎有点不合时宜。其实,AIDS与甲流、与2003年爆发的让我们仍心有余悸的SARS以及二号病(霍乱)、五号病(口蹄病)、禽流感等,都是威胁人类健康生命的近三十年新出现的传染病。

  二十世纪中叶以来,得益于现代防治技术的进步,人类对传染病的预防取得了巨大胜利。使在人类很长历史时期造成灾难的霍乱、鼠疫、肝炎、流行性感冒等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并研制出了疫苗及治疗药物,随之世界疾控的主题也由传染病转为对心脑血管病和肿瘤等人体自生疾病的防治。然而近30年来,传染病又威胁着人类。这些新出现的传染病有的是指原来未知的,不了解其致病性的一类病原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如AIDS。有的是原来已知的病原体经过自然的筛选出现了变异体,并且可能逾越物种屏障,引起传染病的发生。如此次发生的甲型H1N1流感。造成百万人死亡的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其实就是一种H1N1病毒。1918年以后,H1N1在人群和猪群中分别进化,而此次新型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与猪H1N1病毒的关系最为密切(猪流感)。有的是指以前局限于某地区的传染病,如AIDS、登革病毒等。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迄今已报道的新出现的传染病多达30种,SARS为其最新的成员。

  这些不断翻新出现的传染病是与人类自身的行为紧密相关的。多年来,人类在“人定胜天”、“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经济至上”等观念支配下,过度开发自然,造成了水体、空气的严重污染,森林大面积减少,越来越多的物种灭绝,生态恶化,改变了生态系统的平衡,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使人类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人应该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却成了破坏者。

  随着生产技术的改进,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更多的违背了自然规律。人的心变得更贪婪,行为更无所忌讳。越来越多的动物成了人类的盘中餐。经医学研究,人类出现的大量新的疾病,65%是从动物身上传过来的,包括黑猩猩带来的艾滋病毒。艾滋病毒原本是寄生在生活在热带丛林中的黑猩猩体内,这些黑猩猩生活在南美的亚马逊河流域,非洲的刚果、赞比亚的热带丛林中,土著居民在捕捉这些黑猩猩时被抓伤、咬伤,艾滋病就传播到了人的体内,在黑猩猩的身上相安无事的艾滋病毒进入人体后就成了“夺命恶魔”。人没有对付这种病毒的抗体,它会把人体的免疫功能破坏殆尽。近30年来,人类一直在努力寻求能够抵抗艾滋、AIDS病毒的有效疫苗,以防止艾滋病感染和蔓延,但在投入无数的人力和物力之后,仍未获得理想结果。还有03年爆发的SARS病毒就是寄生在果子狸身上的,由于人类过度实用这种野生动物而感染的。

  野生动物是大自然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与人,人与社会要和谐;人与环境、与自然界更要和谐。如果人与自然和谐了,就不会有那么多传染病。但如果大量实用野生动物,就会打破生态平衡,野生动物携带的病毒就会报复人类,所以无论是从环保的角度,还是从人自身健康考虑,都应提倡文明、健康、有节制、有所敬畏的生活方式。

  事实一再证明:一切自然灾害、疾病的流传,绝大部分都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我们也不能过度的依赖和相信技术的进步和工业化大生产能解决问题。正是因为食品的大量生产,禽兽饲养中抗菌药物、人工合成饲料的使用、医疗上器官移植和输血,新药物的出现为新出现传染病的产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一种简单的、不尚奢华、崇尚自然的生活方式是人类的健康安全的生存之道。

  目前,在全球爆发的甲型H1N1流感的群间传播主要是以感染者的咳嗽和喷嚏为媒介,微量病毒可留存在桌面、电话机或其他平面上,再通过手指与眼、鼻、口的接触来传播(受感染者的体征主要是发热。因为人类天生具有免疫功能,当细菌、病毒等侵入人体时,在免疫力功能正常运作下,就会形成淋巴细胞,体细胞杀死病毒,造成体温升高。)甲流是一种病情温和的流感,有些通过治疗1—3天治愈,有的不经治疗也自动转好。

  甲型H1N1流感是可防可治可控的,要理性对待,科学防治,专家提醒,预防包括甲流在内的流感,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勤锻炼、多喝水,保持身体健康。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是应保持室内通风,少去人多、不通风的场所。

  三是咳嗽或打喷嚏用纸巾遮住口鼻。如无纸巾,不宜用手而是用肘部遮住口鼻;

  四是常备治疗感冒的药物。一旦出现流感症状(如发热、咳嗽、流涕等),应尽早服药,对症治疗,并尽快就医,尽量少与他人接触。

  同学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身体是抵抗一切病毒的良方,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是医治百病的良药。构建和谐、可持续的人类家园是我们每一个中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希望你们以做好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工作为契机,从小树立天天都是环保日的意识,深刻反思,为社会文明,构建和谐新晃、生态新晃,保卫人类共同的家园贡献力量。

编辑:裘愉峙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事业单位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新晃一中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新晃一中 版权所有 湘ICP备14001921号-1
联系地址: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新晃镇太阳坪路27号
邮箱:xhyzbgs@163.com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