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实践 > 2020年暑假优秀社会实践活动报告 侗族习俗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2020年暑假优秀社会实践活动报告 侗族习俗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2020年10月16日 11:31:28 访问量:465 作者:邓舒译 ,姚丁方
侗族习俗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人员:1901班邓舒译  1904班姚丁方
摘要:民族习俗是约定俗成的习俗文化,本报告将从衣、食、住、行、文娱活动五个方面介绍侗族的文化习俗。

关键词:侗族、习俗(文化生活)

引言:随着经济发展,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与汉族越来越相似,不少少数民族直接摒弃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学习模仿汉族人的生活,但少数民族中的风俗习惯文化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宝贵财富。了解学习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文化,有利于保护我国民俗文化遗产。

一.侗族传统服饰
    侗族的服饰千姿百态,或款式不同,或装饰部位不同,或图案和工艺不同,或色彩和发型、头帕不同,他们平时穿着便装,讲求实用,盛装时注重装饰审美,朴素与华贵相得益彰。根据整个侗族服装特点,可将侗族服装分为三种款式,即:紧束型裙装、宽松型裙装和裤装。
 1.纺织工具:织布机、纺车
    最早的织布机,是席地而坐的踞织机(叫腰机)。使用方法是用足踩织机经线木棍,右手拿打纬木刀在打紧纬线,左手在作投纬引线的姿态。这种足蹬式腰机没有机架,卷布轴的一端系于腰间,双足蹬住另一端的经轴并张紧织物,用分经棍将经纱按奇偶数分成两层,用提综杆提起经纱形成梭口,以骨针引纬,打纬刀打纬。腰机织造最重要的成就就是采用了提综杆、分经棍和打纬刀这三种。这种织机虽然看似很简单,但是已经有了上下开启织口、左右引纬、前后打紧等3个方向的运动,是现代织布机的始祖。
人们在织布的生产实践中,逐步革新成功创造了脚踏提综的斜织机。下图就是侗族的织布机。
 
  
    纺纱机是采用纤维材料如毛、棉、麻、丝等原料,通过人工机械传动,利用旋转抽丝延长的工艺生产线或纱的设备。纺纱机通常有一个用手或脚驱动的轮子和一个纱锭。
 
    绞纱娄则是人们用来绞纱的工具,用竹片编成。 
2.布艺
    侗锦,侗族人民传承下来的民间工艺品,侗族织锦是侗族众多民间工艺品中的一朵奇葩。侗锦用木棉线染成五色织之,质粗有文彩,亦有花木禽兽各样,精者甲他那,冻之水不败,渍之油不污。侗锦的花纹主要有花木形,如芙蓉、牡丹、月季、玫瑰等;有鸟兽形,如对凤、鸳鸯、麻雀、春燕、牛羊等;有物器形,如花桥、鼓楼、月亮、星星、水波、银钩等;还有几何图案,色彩绚丽,图案大方,结构十分精密严谨精巧。
 
特色侗锦式样图
3.特色服装
    侗族女性的服饰千姿百态,或款式不同,或装饰部位不同,或图案和工艺不同,或色彩和发型、头帕不同,她们平时穿着便装,讲求实用,盛装时注重装饰审美,朴素与华贵相得益彰。根据整个侗族妇女服装特点,可将侗族服装分为三种款式,即:紧束型裙装、宽松型裙装和裤装。
2014年11月11日,侗族服饰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上图为女性服饰

 
上图为侗族男性龙衣

4.侗族特色衣饰
  银饰是侗族盛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侗族民族文化的进步和发展,银饰加工艺术是已流村民祖辈相传的民族工艺技术,从事加工工艺的人,当地称之为银匠。侗族银饰的加工,要经过吹烧、锻打、镶嵌、擦洗和抛光等五道工序,全是以家庭作坊内的男工匠手工操作完成。据需要,银匠先把熔炼过的白银制成薄片、银条或银丝,利用压、寥、刻、搂等工艺,制出精美纹样,然后再焊接或编织成型。
  侗族妇女在盛大节日或庆典活动中,喜欢佩戴各种银饰。在发髻上,插着各种银簪、银钗,簪上缀有彩色花卉,象银蝶起舞,白凤展翅,走起路来,彩花颤动,吊铃摇曳,耳附晃动。颈项穿戴护胸银板,板上套戴四五个由小到大银项钏,还有吊胸兜和围裙的银链。手戴银质护手筒,外戴各自银质手镯,有的多达10多对,从手腕处叠到上胳膊。手指戴有银戒子。有的全身银饰重达5~10千克。婴孩头戴罗汉帽,前沿缀有十八罗汉,下沿缀有十八朵梅花,额头正中为狮头,两旁有圆圈。脑后吊有7~9根短链,末端吊有铃当、葫芦、方印、鹰爪和仙桃。孩童走路、摇头,银铃叮当作响。  
 
 二.侗族饮食
 1.农耕传统
  侗族分布地区大多气候温暖,霜期短,年平均温度摄氏十六度左右;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一千二百毫米,为发展农,林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主要经营农业,兼营林业.在农业方面,盛产水稻,还有小麦,小米,红薯,玉米等.经济作物有棉花,烟叶,油菜,黄豆等.侗族是中国传统的水稻耕作族,水稻是其基本粮食作物;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
践中,侗族在稻作农耕文化上,形成了许多独特特征.侗族传世史诗叙述侗族的祖先选择靠近水源的地方作为居住地,为侗族人从事水稻的种植提供了有利的先决条件.事实表明稻作文化的发展一直伴随了侗族文明的发展,成为侗民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耕作工具
稻作农具是稻作农耕技术和稻作农业生产发展水平的重要指示器之一,而且稻作农具是随着稻作农耕技术的不断提高和稻作农业生产不断发展而不断发展和演进的。宋兆麟先生在《侗族的农具和耕作技术》一文中已对侗族的农具作了详尽的叙述,本文的稻作农具就是在此文的基础上,专门就与稻作有关的农具作进一步介绍。
以下将列举几件工具:
 
  侗族在很早以前,习惯用火开垦荒地,侗语称"委尽多够肩",即烧坡种米,侗族人民发明了石斧作为砍伐的工具,配合这种生产方式。这种石斧虽然制作简单,但效率低下。
  土地经过砍伐和火烧后,为了便于播种,首先必须翻地.侗族人民翻地农具主要有三种:
  踏犁踏犁是用来翻松土地的一种古老的农具。侗族称踏犁为犁或翻撬,它是一种木柄铁刃人工掘土农具。刃部由铁铸成,呈长方型,上端为平刃过去侗族普遍使用踏犁翻地,因为在水田耕作中踏犁比锄挖省力。
  锄侗族的锄有两种:一种叫"郭娘",即挖锄,汉族称镢头。它是与踏犁并存的耕具之一。
  侗族使用的犁是曲辕犁。侗族的曲辕犁由犁架,犁铧和犁壁构成,犁架呈曲辕形,下有一短小的犁底(或犁床),犁柄上端有一把手。在犁床前端安有犁铧,其上装有犁壁。
  侗族对水利比较重视,据说在清代嘉庆年间,古州(榕江县)是"凡有水源之地,皆开为水田"。水车即龙骨车,一种木制的水车,带水的木板用木榫连接或环带以戽水,多用人力或畜力转动。为引水工具之一种,作农田灌溉之用。 
上图为龙骨翻车

三.侗族传统民居
 1.房屋布局  
  新晃侗族民居大多呈“凹”字形结构,俗称“开口屋”。开口屋为双檐结构。屋架的柱、梁、枋、瓜、串、扣榫、制榫卯眼穿合逗作榫。榫有鱼尾榫、巴掌榫、扣榫、斧脑榫、全榫、半榫等,木榫木栓穿合,大吃小逗,不用铁钉,扣紧无隙,结实牢固。这种建筑工艺,历来为民间建筑所效仿。
 
开口屋外观
 
  
屋内布局(火铺、储物柜、床)

2.传统门窗
  侗族人民善于将生活中的景物如花鸟石虫等融入于与建筑中以体现美好的生活景象。在侗族传统建筑中,以门窗样式最为典型,人们将美丽的图景雕刻在门窗上,形成了别具匠心的精巧艺术,构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上图为典型门窗展示图
3.生活用具
 侗族人民心灵手巧,为了更加美好富足的生活,人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制作了许多精美实用的生活用品。这些各式各样的生活用品,展现了侗族人民的勤劳纯朴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特色食盒及一些盛放食物的用具
  
制作侗族美食的模具                         侗族木盘
四.侗族传统风雨桥
  侗乡风雨桥是侗族人民标志风物,也是传统交通建筑。此桥又称“花桥”,以其能避风雨并饰彩绘而得名。是一种集桥、廊、亭三者为一体的桥梁建筑,是侗族桥梁建筑艺术的结晶。桥壁上或雕或画有雄狮、蝙蝠、凤凰、麒麟等吉祥之物图案,形象诙谐洒脱,古香古色,栩栩如生。
  风雨桥是侗族建筑艺术的一朵奇葩。在侗乡,纵横交错的溪河上都建有风雨桥,人们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河床的宽度大小,设计出各式各样的风雨桥。大多数的风雨桥为亭楼式,长廊顶部竖起多个宝塔式楼阁,楼阁飞檐重叠,桥身庄重巍峨。桥面两侧有精致的栏杆和舒适的座位,可供人们憩息。被称为世界十大最不可思议桥梁之一。
 
正在建设中的风雨桥
 
风雨桥雪景
侗乡风雨桥踩桥仪式
五.侗族特色文化活动
     侗乡素有“舞的家乡,歌的海洋”之誉。侗族丰富多样的节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瑰宝。节庆分为欢庆丰收、祈求风调雨顺、纪念民族英雄、宗教活动和青年社交等。节庆活动通常都是民俗展示和文艺表演,可以说无文不过节。侗乡主要节日有春节、二月二、赶社、三月三、四月八、尝新节、六月六赶坳、侗年等。节日里,全寨男女老少身着色彩斑斓的民族服饰,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1.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宋代,侗族大歌已经发展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至明代,侗族大歌已经在侗族部分地区盛行了。侗族大歌的发展与其鼓楼的居住形式,好客的风俗习惯,以及侗族语言有着分不开的联系。侗族大歌结构严密而精美,歌词押韵,曲调优美,歌词多采用比兴手法,意蕴深刻。2009年,侗族大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侗寨侗族大歌表演现场

2.侗族传统乐器
  芦笙历史,渊源流长,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吹笙鼓簧,吹笙吹笙,鼓簧鼓簧”的诗句出现。据考古发现,江川李家山出土的两件战国时期的葫芦笙,是我国最早的笙类乐器之一。
   
芦笙                           牛腿琴
    牛腿琴,是侗族弓拉弦鸣乐器。因琴体细长形似牛大腿而得名。侗语称各给、给以、给宁、勾各依斯。各给、给以均为两条空弦发音之谐音。又称牛巴腿。历史悠久,规格多样,音色柔细,主要用于侗族民歌和侗戏伴奏。
    侗族琵琶是由琴头、琴杆、弦轴、共鸣箱和弦构成的。可分大、中、小三种。大的音色柔和低沉,中的音色明亮甜美,小的音色清脆悦耳。演奏时,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持小牛角或竹制的拨片弹奏.它除了独奏、合奏外,还可为侗歌、舞蹈伴奏。是一件极有少数民族特点的乐器。 

5.傩戏
  “咚咚推”流行于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贡溪乡四路村天井寨,因演出时在“咚咚”(鼓声)、“推”(一种中间有凸出的小锣声)的锣鼓声中跳跃进行,“咚咚推”由此而得名。“咚咚推”起源难以查考,天井寨最早的居民为龙姓侗族人,明永乐十七年(1419)从本省靖州迁来。“咚咚推”的表演在舞蹈中进行,演员的双脚一直是合着“锣鼓点”,踩着三角形,不停地跳动。祭祀时必演“咚咚推”,每逢天灾或瘟疫时,也要演唱“咚咚推”。“咚咚推”有简单情节的舞蹈,一部分是具有戏剧雏形的傩戏。所有的演唱全部用侗语。2006年5月20日,侗族傩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表演者正在表演傩戏
结束语: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了解了侗族传统文化习俗,体会到了先辈们在生活物资缺乏的年代,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和艰苦奋斗的意志创造出多滋多彩的生活。我们要学习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将侗族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让祖国乃至全世界看到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附录:
1.队员感受体会:本次活动的初衷是了解侗族传统文化培养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并将其传承发扬。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充分认识到了侗族文化的底蕴与绮丽,我们为自己身为一个侗族人而无比自豪。同时,我们也意识到了由各具特色的民族构成的中国其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我们为文化而感叹同时也在遗憾,诸多文化因传承不当而鲜为人知甚至失传,这更让我们意识到了作为一位侗族青年,一位中国青年身上背负的使命。今后我们必将努力了解传统文化,积极宣传,让中华的文明明珠永远闪耀!

2.报告资料出处
(1)新晃侗族自治县侗族文化博物馆
(2)《民族文化经典故事丛书:侗族》(3)《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侗族》
(4)《中国侗族》
(5)《中国侗族生态文化研究》
(6)《侗族文化研究》
(7)《侗族传统民乐研究述评及进一步研究取向》

编辑:杜倩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事业单位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新晃一中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新晃一中 版权所有 湘ICP备14001921号-1
联系地址: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新晃镇太阳坪路27号
邮箱:xhyzbgs@163.com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