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晨会恳谈 > 充分感悟校园文化资源,努力促进自身健康成长

充分感悟校园文化资源,努力促进自身健康成长

2012年09月29日 00:00:00 访问量:1216 作者:杨先智

杨先智

(2011上期 2011年2月28日)

老师们,同学们:

  上学期我们开展了“美丽的一中我的家”征文活动,这个活动的开展绝不是孤芳自赏式的无病呻吟。经过多年的积累和近三年来的建设,我们新晃一中的校园尽管面积很秀气,建筑也不够时髦,更谈不上气派,但无论是在生态环境和人文气息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内蕴。虽然学校位于县城正中心,但却似都市里的村庄,一年四季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尤其是酷暑时分,更是清爽宜人。飞云山、荷花池、桂花园,也成为新晃一中的象征,构成了新晃一中独特的生态环境,将永远铭刻在同学们的灵魂深处。在人文气息方面,我们现在站在这里举行典礼、仪式和集会的平台,其实是我们新晃一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景点,这个平台由万世师表——孔子为灵魂,两侧以大气磅礴寓意和谐的祥云图案为烘托,前侧以升旗台为引领,拾级而上的台阶为活动区域。这个平台以传统文化为灵魂,贯彻了天人合一的传统理念,融入了生态文明的现代理念。这是新晃一中办学七十年来校史文化继承和发展的一次物化。新晃一中文化底蕴奠基人周常沛先生1945年出任新晃一中校长时以他本人著述的《孔子的教育论》作为办学的指导思想,经常向师生阐述他对孔子关于“因材施教、诲人不倦、有教无类、教学相长”等教育思想的理解,创作校歌,提出了“诚敬勤勇”四字校训。64年后,现任校长杨永旭在建造这个平台时,则把万世师表——孔子雕像请进了校园置于核心位置,并在平台背景墙上醒目地标出了“诚敬勤勇”校训,同时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礼义廉耻”与之相呼应,揭示了中华传统文化与新晃一中校史文化之间“诚而有礼、敬而有义、廉且愈勤、知耻后勇”的内在联系。“诚敬勤勇”四字校训,既是我们的育人目标,也是我们的育人方法。“因材施教、诲人不倦、教学相长”是我们必须遵守的教学原则,值得我们不断地去感悟、实践和创新。再就是我们新晃一中的校园建筑命名文化工程也是非常独特的,它把名人题字放大文化张力和励志碑文强化育人功能有机地统一起来,它的作用不在张扬名人题字,更多的是强调它的育人功能。正如杨祖顺副校长在首届《美丽一中我的家》征文颁奖仪式上的点评中所指出:“像周其凤的孝道文化,吴仁宝的草根文化,黄伯云、袁隆平的求索精神,杨利伟的飞天梦想,这些都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物,是我们新晃一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下面,我略举三例,谈谈对这个点评的理解:

  一、王建伟题写“致远楼”意味深长。现任国防科大政委的王建伟将军是我们一中的校友,在那个停课闹革命的特殊年代,他在一中读书的时间并不长,但他走得很远。他出任国防科大政委后,国防科大研制的“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二期系统,以峰值每秒4700万亿次,持续速度每秒2566万亿次浮点运算的优异性能,排名世界第一,一举打破美国多年来垄断全球超级计算机性能榜首的局面。作为政委,激动之余,及时地与校长一道在2010年12月29日的《人民日报》上发表《靠什么勇夺“超算”世界第一》的文章,从“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是成就‘天河’事业的根本保证;瞄准前沿、超前部署是成就‘天河’事业的重要前提;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是成就‘天河’事业的必由之路;团结协作、集智攻关是成就‘天河’事业的关键所在;科学求实、真抓实干是成就‘天河’事业的现实需要;科学组织、科学管理是成就‘天河’事业的内在要求;‘哈军工’优良传统和‘银河’精神是成就‘天河’事业的不竭动力;军民融合、寓军于民是成就‘天河’事业的发展之道”等八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反思,为我国推进自主创新、建立创新型国家提供了重要启示。他之所以走得这么远,他在2007年12月15日《怀化日报》上发表的刻在我校学生宿舍楼下励志碑文上的《故园入梦来》一文对他在一中读书期间的美好回忆,透露了他成功的秘密,那就是在活动中成才,在音乐中成长。这对我们是很好的启示。不知同学们认真琢磨过这篇文章没有,如果感悟到了,你就会倍加珍惜参加各种活动的机会,就没有理由不积极投入“班班有歌声”的活动,就没有理由拒绝“麒麟合唱团”进入常规状态。

  二、吴仁宝的肺腑之言是草根也能博雅的生动写照。吴仁宝只读过三年私塾,但他是终身学习的典范,他告诉我们:不怕文化低,就怕不学习。他这样说,也这样做,终于创造了华西奇迹,把华西打造成了“天下第一村”。他当过县委书记,由于事业心太强,对干部要求太严,党代会换届选举时他从县委书记的位置上被换下来,但他以顽强的意志回到华西村继续干他的支部书记,追求他的梦想,这种“不求做大官,但求做大事”的品质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

  三、周其凤的孝道文化是他出任北大校长最重要的因素。周其凤此前任吉林大学校长,他在吉林大学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得罪了不少人,但中央组织部去考察他时,口碑却很好,因为他骨子里是与人为善的,因为他始终牢记着他母亲对他的教导:对任何人都要好。他地位很高,事业很忙,但不摆架子,不居高临下,不盛气凌人,对任何人都很热情,这样的人与他相处很幸福,也很快乐。所以他一接到我校的求字信,二话不说,就满腔热情地写了三幅楼名供我们选用,而且还十分认真地修改了《简介》。他给我们的印象很好,如果教育部评选优秀大学校长,有我们投票的机会,我们肯定投他一票。这样,他的人生将更辉煌。这给我们很好的启示: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善听老人言,受益一辈子。

  这是我的初步理解,期望抛砖引玉,但愿对大家有所启发。

编辑:裘愉峙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事业单位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新晃一中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新晃一中 版权所有 湘ICP备14001921号-1
联系地址: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新晃镇太阳坪路27号
邮箱:xhyzbgs@163.com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