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长治校 > 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努力办人民满意教育 ——新晃一中五年发展规划(2021—2025)

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努力办人民满意教育 ——新晃一中五年发展规划(2021—2025)

2022年03月22日 17:04:06 访问量:10542 作者:杨永旭


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努力办人民满意教育

——新晃一中五年发展规划(2021—2025)

 

《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全面振兴乡村教育”“鼓励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全面加强县域普通高中建设……提高民族地区教育质量和水平。”2021年12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地处县域的新晃一中面临着新形势和新机遇。今后五年必须把学校放在新高考改革的大背景下,放在新的政策环境下,放在县域基础教育新的发展格局下,放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来思考规划我们的工作。要在认识上找差距,在工作上找短板,在措施上找弱项,在落实上找问题,坚持政策导向、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全面改善工作作风,促进学校育人方式改革,以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实现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新晃一中五年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根据县委政府关于一中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牢固树立“为学生健康成长导航,为学生一生发展夯基”的办学理念,以办县域人民满意的教育为追求,走“出名师、育名生、塑名校”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不断增强学校竞争力,努力促进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办学现状

(一)办学条件

1.办学条件逐渐改善,基本满足办学需求

近年来,在县委政府重视及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下,办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新建了综合楼、学生宿舍楼、艺体楼、教师公租房,改造维修了四百米运动场,建成了大型报告厅、艺体训练场、生物及地理科教馆、天文望远镜、智能机器人实验室、录播教室,教室统一安装了多媒体一体机。学校的运动设施、教学设施、生活设施都有了极大地改善,满足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需求。

2.面对新高考改革的要求,现有办学条件仍有不足

(1)实验教学设施设备老化、标准低。目前,实验室、仪器室的数量及实验设备简陋,难以保证正常的实验教学需求,距新颁布的中学实验室标准化建设,还有较大差距。

(2)图书馆设施装备落后。阅览室配置低,藏书量没有达到生均35册、工具书教学参考书装配少难以满足师生借阅需求。

(3)教室、功能室欠缺,难以满足新高考教育教学需求。一是缺乏选科走班的学科教室。二是缺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学生社团活动室、教师学科工作室、校史陈列室等功能用房。

(4)高考考点的标准化建设差距较大。如高考监控系统、保密系统及保密室没有达到标准化要求,考室布局分散,数量不足。

(5)学生室内活动场地少。缺乏大型室内体育馆。

(二)学校管理

1.学校管理制度改革滞后。管理方式有待进一步优化,管理效率有待提高,工作执行力、部门间的统筹、协调有待加强,学校内部管理粗放,在职称评聘、评优评先、岗位聘任、职级晋升等方面仍存在论资排辈、吃大锅饭、讲人情面子的弊端。

2.学校管理队伍创新意识不强。如何进行教育、教学和管理创新有待进一步加强,管理机制需进一步完善。制度管理与人文关怀相结合的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健全。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教师评价的激励机制有待进一步改进。

3.学校办学活力不足。教师的职业认同与工作体验较差,学生负担较重,教师的专业自觉有待提升。

4.学校管理信息化有待进一步提升。需要充分利用硬件设施软件功能提高教育管理效能,激发现有教育资源潜能,提高办学水平。

(三)队伍建设

1.教师队伍年龄及学科结构基本合理,能满足教育教学工作基本需求。现有专任教师209人,45岁以下149人,其中35岁以下98人。一批从教5—10年的教师正步入教学成熟阶段,大批青年教师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爱岗敬业,师德师风整体表现较好。

2.学校教师即将迎来退休高潮。近五年,一中将有40名教师退休,其中有25位是高级职称,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任务紧迫。拔尖人才欠缺,学校已有十余年时间没有特级教师和正高职称教师。

3.教师补充渠道有保障。从2018年省政府实施农村地区高中教师公费培养计划以来,县政府已签约送培公费高中教师70人。2022年,首届公费培养的高中教师即将本科毕业,充实到教师队伍中。

4.高级职称教师年龄分布偏高。中青年老师受制于政策和现实条件,难以晋升副高职称,目前全校45岁以下的副高职称老师仅4人。

5.教学研究工作实效性不强,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学科建设有待加强,特别是数理等学科严重制约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部分教师的教育理念、敬业精神和业务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生源状况

1.生源状况复杂,留守儿少、问题家庭孩子占比大,家庭教育薄弱,大部分学生没有在义务教育阶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阅读欠账多,学生基础学科知识欠扎实。

2.学校恢复了初中办学,形成了完全中学的办学架构,在优生培养上有了充裕的时间保障。

3.国家对高中招生政策的调整,禁止超级中学跨区域掐尖招生,稳定了学校的生源基础。

(五)教育质量

1.学校的良好校风已基本形成,但学生勤学上进的整体风气仍有待加强,内驱动力不足,学习上缺乏你追我赶、不服输的劲头。

2.德育工作保障了教学秩序的稳定,但德育工作的序列化、主题化、课题化不足,在培育学生责任意识担当精神等方面,还是用力浅、方法少。

3.办学特色不鲜明,素质教育推行不力,未能全面而有个性地促进学生发展,未能真正做到五育并举。

4.高考成绩自我比较逐年进步,特别是2016年前,基本上是一年一个台阶。但近年来都在低水平上徘徊,特别是在一流高校的录取人数上难以达到2014年(超过10%)的水平。办学质量与社会期望、时代发展要求还有较大差距,难以满足县域百姓对优质教育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

三、发展目标

(一)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依托县委政府实施的提质扩容工程,改扩建校门,新建综合图书馆、实验楼、教学楼、拆建高三教学楼,建设考试中心、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理化生实验室、学生社团活动中心,全面满足教育教学及考试的功能需求。完善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支撑。建设室内体育场馆,完善学生活动场所;建学生宿舍,为高中生全员住宿创造条件。建设学科教室、创新实验室,提高实验设备和信息化教学条件。完善校园门禁安保系统,为校园平安提供支持。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环境。

(二)提高学校精细化管理水平,激发现有教育资源潜力

实施目标责任制,落实绩效管理,强化考核和民主监督制,逐渐构成一支责任心重、凝聚力大、战斗力强的管理队伍。进一步健全学校管理制度,优化管理工作机制,激发师生教与学的内生动力,从管理上挖掘现有教育资源潜力。

(三)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构建以公费师范生为主、直接招聘为辅的教师补充渠道,不断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和优化职称结构。依托省内名校实施名师培育工程,建设学科工作室,培育学科带头人,用3-5年时间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优化、富有活力、精干高效、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以教师的专业自觉来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

进一步促进学校良好校风、浓郁学风、严谨教风的形成。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三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文明礼仪。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既有良好的心态,又有健康的体魄。不断提升学生学业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率达100%;高考本科上线率达70%以上,升入一流高校(国家985、211工程院校)人数达10%以上,充分利用国家专项招生计划及优惠政策确保有学生考入清华、北大。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到优质的高中教育,到2025年,学校整体办学水平显著提升。以完善的教学设施,优美的校园环境,过硬的师资力量,精细的教育管理,使新晃一中成为学生向往、教师幸福、社会满意的学校。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年级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认真贯彻新时代学校党建工作要求,着力推动学校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党建工作与党史学习教育工作,促使清廉学校建设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校园文化建设及学校管理工作的深度融合,以党建引领学校全面发展。

1.注重政治引领。学校党建工作必须坚定政治立场,坚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树牢“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始终站稳政治立场,在课堂建设、文化建设、队伍建设、载体建设中不断强化党的领导,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全面加强党总支建设。全面提高政治站位,加强党总支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主体责任,坚持“三重一大”议事决策制度,加强清廉学校建设,坚守学校意识形态领域主阵地。

3.加强年级党支部建设。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组建年级支部,负责年级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师德师风建设,使支部成为促进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斗堡垒,使每一位党员教师成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面旗帜。

4.注重优秀教师与党员的双向培养。激励党员教师创先争优,成为优秀教师。引导每一位优秀教师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不断增强支部在学校提质中的战斗力和影响力。

5.加强思政课建设。思想政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是“三观”初步形成的关键阶段,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把思政课作为培养学生“三观”和爱国情感的重要载体,全学科覆盖,每一位教师都是思政课教员,坚守课堂阵地,厚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爱国主义情怀。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学校核心竞争力

着力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为推动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打造核心竞争力。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促进教师道德自觉

(1)加强教育引导,促进师德自觉。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精神,加强清廉学校建设,深入开展全校师德师风专题教育和师德榜样教育。开展向张桂梅学习活动,营造尊师重教氛围,强化政治意识和品质修养,打造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2)突出制度管理,促进师德自律。增强教师在执教中的“忌语、忌事”意识,修正自身言行,认真践行职业道德规范,推行师德师风警示教育和负面清单制度,严肃查处师德失范行为。

(3)突出监督约束,促进师德自警。严格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严格师德师风与评优评先、职称评定、岗位晋级挂钩,开展学生及其家长评师评教活动,成立学生自治组织师德监督委员会。

(4)突出关怀激励,促进师德自砺。通过开展师德演讲活动、校园年度人物故事评选,优秀班主任、优秀学科主任、教学新秀的评选,引领教师加强自身师德修炼。

2.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高教师履职能力

(1)加强教师业务素养的提升。建立教师基本功评价制度,把传统的“三字一话”与现代信息技术利用能力作为基本的评价内容,引导教师不断提高课堂设计、教学研究、自我发展、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把教师的学科观、教学观、学生观纳入专业发展内涵。将教育活动设计、班级文化建设、家庭教育指导、学生心理观察和辅导等纳入班主任的专业发展内涵。

(2)建立教师综合实绩考核档案。用新课程理念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结合教学工作、德育工作、教研工作及教学实绩综合考评,主要看其工作的态度、能力、成效,既要坚持德才兼备,又要留意个性差异,既要加强教师自评,又要发挥其他教师、学校领导、学生、家长的评价作用,使教师从多种渠道取得反馈信息,不断改善教学水平。

(3)建立增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推动师资队伍结构优化,通过自培和引进,使高级教师比例达到35%,中级教师比例达到50%,研究生学历教师比例达到15%以上。实施名师成长计划,正高职称及特级教师2人以上,市级学科带头人3人以上,使一批中青年教师成长为县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40岁以下副高级教师职称人数大幅度增加。

(4)注重教师培训。加强学科组建设,构建集体研讨和资源共享的工作机制。学科组制定、实施3-5年的师资培养计划,学校根据各工作室、学科组的计划,安排相应的学习、进修机会及经费支持。实施群体(团队)互动发展策略。

(5)优化师资队伍建设环境。学校要进一步完善教学设施,建立各学科组工作室,充实校园网的优质教学资源,设计多种切实有效的校本研修方式,依托县委政府支持,积极与长郡远程学校合作,搭建教师学习平台。鼓励教师撰写教育随笔,积极营造互学反思、勇于创新、善于合作、乐于负责的和谐氛围。在提升教师个体素质的同时,提升教师的群体发展意识,在注重个人评价的同时,加强学科集体奖励性评价,强调团队的可持续发展。

3.重构学科组织,提升学科组的专业权威

整合传统的教研组、备课组,成立新的学科组,统筹全校同学科教研教学工作管理,负责本学科的岗位协调安排、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的制定安排,组织学科组的教学评价、命题组卷、试卷分析等工作。

4.建立激励机制,促进教师创先争优

落实学科带头人津贴及教师特殊津贴。健全完善教师评价奖励、职级晋升制度,改变过来讲资历轻实绩、按资排辈的评价机制,实行教师绩效考核评价,不断扩大“紫薇奖”的奖励力度和范围。营造一种敢于担当、勇挑重担、争优创先的工作氛围。

(三)完善教育工作链条,培育良好的学习风气

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真正的学习是自主学习。学校教育工作要致力于培养积极的校风、浓郁的学风,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

1.优化育人环节,提升育人效果

(1)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突出班主任,德育工作核心地位。成立班主任工作室,注重对青年班主任的培养,加强对德育工作的研究,提升班主任的专业素养和组织能力,着力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机制。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为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提供精神动力和方向支持。

(2)关注工作细节,提升教育品位。从操会纪律、书桌礼仪、手机管理、肃静走廊、光盘行动、低碳绿色、就寝纪律、仪容仪表、礼仪教养等方面,加强对学生的文明教养的教育引导。

(3)完善学生自治组织建设,激发学生自我教育潜能。加强学习小组建设,健全学生群团组织,发挥共青团、学生会、学生社团、志愿者组织自主管理的育人功能。落实导师工作制,加强教师对学生自治组织的指导和引导。

(4)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形成教育合力。完善学校、班级家长委员会制度,通过家长会、教学开放日、家校班级微信群、家访等渠道,加强家校协作。积极争取县关工委、团县委、公安等部门的支持,搭建社会共育平台,净化学生成长环境。

(5)注重完善育人环节,促使德育序列化。完整规划学生或三年或六年的教育,从初中到高中,从入学教育到生涯规划,从迎新励志到毕业典礼,从拜师礼到成人礼,从主题班会到升旗仪式,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学段都要致力于构筑打造育人场景,设计教育主题。真正让活动育人,氛围育人,致力于培养学生自主、自律、自强的态度和能力。

2.加强励志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1)建立励志教育体系,如读书励志体系、课堂励志体系、专题报告会、影视励志等。

(2)构建校园活动文化,组织策划好每一次节会活动,不断增强升旗仪式、开学典礼、新生励志、入学教育,高三励志、成人典礼、毕业典礼、艺术节、周末讲堂、体育节、社团节等活动的内涵,充分发挥活动育人的效果,增强学生仪式感,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

(3)加强感恩教育。组织高三、初三优秀毕业生开展回小学、初中母校,向老师报喜感恩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成长动力。

3.精细日常管理,构建“自我教育,自主管理”的德育工作机制

(1)强化常规管理,规范学生行为,培养学生生活和学习的良好习惯。

(2)办好“行为习惯补习班”,完善补习班制度,建立违纪学生行为记录台账,认真落实《新晃一中教育惩戒实施细则》。

(3)依托“唱校歌,升班旗”机制,促进班集体建设,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

(4)做实“一日三省十问”,引导学生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增强道德自律,充分利用《成长日记》,形成学生自我对话、师生对话、亲子对话的和谐氛围。

(5)加强学生自治组织建设,注重对学生干部的培养,提高他们的协调组织合作的能力。建立学生自治组织的工作机制,增强自律和服务意识,充分发挥他们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6)加强学生社团工作,将学生社团活动纳入课程管理,为学生的能力培养、个性展示搭建更多平台,真正让学生实现“自我教育、自主管理、自我完善、自我激励。”

(四)构建学校课程体系,实施全方位育人工程

1.建立开放性的研发工作机制。明确教科室、学科组、教师校本课程开发和建设中心职责,把学科组建设成为课程建设研究与开发的基地,做到每个学科组都有课程建设的研究项目,每个教师都有符合课程需要的研究课题,构成具有自身特点的拓展型和研究型课程,建立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校课程研发的鼓励机制,开发教师的潜能和创造性。

2.增进学生与教师的共同发展。努力建设一支责任心强,能适应并胜任新课程实施的师资队伍,让教师在课程建设中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精选学生毕生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帮助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会学习和探索,体验责任和创新。

3.强化基础性学科的能力练习。坚持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加强母语浏览能力、表达能力和语言思维能力的练习;强化数学学科的思维、方法练习及生活中的数学利用。以校园网和学科网站为依托,鼓动学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课程内容,优化学习方式。增强理科科目的实验性、研究性和综合性。以学科素养观指导理科教学,强化理科实验的操作性学习,提倡教师和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鼓动师生结合课本进行研究性学习。

4.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活动课程。为促进学生富有个性地全面发展,实现全面育人的目的,充分挖掘现有资源,开发校本课程。通过德育课程、艺体类课程、人工智能课程、社会实践课程、学科拓展课程以及挖掘本土资源及学校办学历程,开发带有乡土气息的校本课程,丰富学校课程体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5.切实加强学生发展指导。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充分发挥学生发展中心的作用,采取专、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方式,组建学生发展指导队伍,开发学生发展指导课程,开展多种形式的指导活动,帮助学生更好适应高中学习生活。处理好个人兴趣特长与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关系,提高选修课程、选考科目、报考专业和未来发展方向的自主选择能力。建立选课指导制度,帮助学生形成个性化的课程修习方案,有序推进选科走班。加强高考志愿填报指导,让学生能被最理想的学录取。

(五)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引领县域基础教育发展

根据新高考要求,努力构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通过学科拓展、兴趣培养、科技创新、生活体验,满足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需要。促进学生的学习品质和综合素养的形成,不断提升我校教育教学的质量。

1.建立责任——鼓励机制。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模式,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在熟练应用现代教学信息技术的基础上,根据学科特点探索独特的教学风格。不断丰富“教师引领十学生自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内涵。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动力。

2.加强校本研修,建立以校为本的听、说、评课制度。以专题式有效教研活动为载体,正视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问题解决中增进教与学的优化。制定《新晃一中校本教研活动评价表》,以提高研修活动的实效性,以教学问题为导向,以评导学,以评促教,推动教学质量上台阶。

3.开放课堂,营造反思氛围。把常态课作为改进教学的活教材、活案例。把提高常态课的质量,作为检验教师业务水平,提升学生学习质量,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有效途径,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受益者,扭转教师只关注教,而学生不是真学的课堂被动局面。将课堂开放完全融入学校文化建设中,成为教师理论和实践的最完美结合点,成为优秀教师迅速成长的舞台。

4.实施分层、分类发展。以学习小组为基点,开展分层选修。针对生源的实际特点,根据各层学生的学习现状、能力水平、发展空间,确定各层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各有侧重,让学生各有所得,共同进步。让学习小组建设成为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成长共同体,取代班级自然小组。

5.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着力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以初中课堂为突破口。构建“预学突破,以学定教,做学教合一”的新课堂。坚持预学突破,没有预学不上课,预学不好不上课;坚持以学定教,实行“三不讲”、“三必讲”;坚持练学教合一,树立课堂是一个基于共同目标的学习共同体的理念,努力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期待、共同创造的学堂。

6.加强教学全过程管理。对教师的备课、教学设计、上课、作业批改、辅导、讲评、命题、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科学细致的过程管理和评价,并与奖惩制度挂钩。同时,要实施全程化与个别化的教学质量管理,避免只重视期中、期末的终结性评价管理,对出现的问题要给予及时的有效地指导和专门的培训,充分发挥学科组在过程管理中的作用。

7.加强与长郡中学的深度合作。依托名校名师的引领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业成绩。

(六)积淀学校文化,不断增强教育的软实力

以育人为中心,以培养良好校风,铸就校园精神为学校文化建设的目标,努力培养先进文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增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

1.加强教师的思政教育。引导和鼓励每位教师以自身的责任感来垂范激励学生,创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2.完善学校规章制度。做到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公平、公正、公开地实行民主管理、自主管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

3.加强校园文化设施建设。改造美化校园环境,依托扩容提质工程,着力建设“校友墙”、“读书长廊”及大型电子显示屏。加强对校园网的充分利用,加强校园广播系统建设和管理,创建校史陈列室。

4.发挥团委、学生会、工会、年级组、学科组、青年教师协会的组织功能。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构建具有一中特点的育人文化,如课程文化、教研文化、教师文化、自省文化、班级文化等,加强对外文化交流。

5.注重对校训、校歌、校徽等学校文化标识、符号的解读、践行。发挥其对全体师生的心智启发作用,使学校成员了解学校的历史文化,理解认同学校的目标和发展。

6.落实县委政府提出的中华国学、中华国医、中华国术“三进校园”春播行动。让中华传统文化植根校园、扎根心中,增强中华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基因。

(七)落实各项政策要求,努力打造健康校园

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使命,让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符合健康成长的价值追求。

1.加强学生健康教育。建立健全健康教育制度,全面落实《营养与健康学校建设指南》及中小学“五项管理”规定,致力于健康校园建设。拓展健康教育课程资源,明确健康教育课程课时安排,配备专(兼)职健康教育教师并定期接受相关培训。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健康教育活动,形成常态化的学校健康工作机制,全面增强师生健康意识,提高健康水平。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力争2022年,学校配备三名心理学专任教师,建好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构建起常态课堂、心理咨询、心理健康讲座、心理体验活动相结合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全面关注学生心智健全,心理健康。

3.加强校园食品安全。加强学校食堂及小卖部管理,严格落实国家相关管理制度,依托专业公司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机制,实施“明厨亮灶”和分餐制度,落实学校值周行政及家长陪餐制度。

4.注重校园膳食营养保障。学校小卖部不得经营任何肉食加工品和碳酸饮料。对学生餐的食品种类,要根据学生营养健康状况和饮食种类进行搭配,做到营养均衡,制定食谱和菜品目录并定期公布。采用合理的烹调方法,尽量减少煎、炸等可能产生有害有毒物质的烹调方式,降低盐、油、糖的用量。

5.加强校园卫生环境建设。开展新时代校园爱国卫生运动,改善校园环境卫生,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制度。改善教学设施和条件,确保使用有利于视力健康的照明设备,教室照明达标率达100%。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电子产品,采购符合标准的可调节课桌椅。向学生提供符合卫生标准的直饮水,配备洗手、消毒设施用品。校园内全面禁止吸烟、嚼槟榔。

6.加强学生体育运动。配齐配强体育教师队伍,宣传科学运动理念和方法,培养运动健身意识和习惯。按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体育课,按《中小学体育健康课程指导纲要》规定内容应教尽教,体育知识、体育技能和竞赛体育均列入体育计划并在日常教学中落实。确保学生每天在校不少于1小时的阳光体育运动,需掌握1-2项运动技能。加强学生体重管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优良率达80%以上。

7.加强美育及劳动教育工作。认真落实中共中、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和劳动教育的意见,将学校美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建立全面向全体学生的学校美育育人机制,充分挖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体现中华美育与民族审美特质的心灵美、礼乐美、语言美、行为美、科学美、秩序美、健康美、勤劳美、艺术美等丰富美育资源,有机整合相关学科的美育内容,在开好音乐、舞蹈、美术、书法等课程的基础上逐步开设戏剧、摄影等艺术课程,增强艺术课程的可选择性。教育引导学生参加日常家务劳动、校园保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劳动,利用寒暑假参加生产劳动,建好学校农业基地。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

(八)加强制度建设,提升学校治理能力

通过系列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健全学校内部治理机制。以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提升学校治理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努力实现学校治理的法治化、民主化和科学化。

1.健全学校法人治理机制

(1)健全校长负责制。落实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长全面负责学校各项工作,进行民主管理。

(2)科学设置内部组织机构。按照精简高效、职责分明、协调配合、工作有序的原则,设置学校内设机构,规范配备人员数量。

(3)完善议事决策机制。以校长办公会议作为日常议事的决策机构,严格按照议事程序,以“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为原则,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意见,对关系学校长远发展和涉及教职工利益的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决定,切实提高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

(4)建立校务委员会。成立校务委员会,研究审议涉及学校发展和师生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校务委员会作为学校行政工作的咨询议事机构,其成员由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代表、社区人士和教育专家等人员组成。

(5)完善教代会制度。建立健全教代会制度,定期召开教代会,听取校长工作报告,讨论学校发展规划和制度建设,监督并评议学校各级干部。

(6)健全家长委员会制度。建立健全三级(学校、年级、班级)家长委员会,完善家长委员会章程,明确家长委员会的权利和义务,创新家长委员会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机制。

2.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

(1)制定学校章程。学校章制要经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学生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并经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向社会公布,严格按章办学、接受社会监督。

(2)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立足学校实际突出发展特色,制度学校发展规划。

(3)完善学校管理制度。依据相关法律和学校章程,建立健全学校民主管理、文化建设、教师专业发展等重要制度。完善现有涉及教学、人事、财务、资产、学生、后勤、安全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形成健全、规范、统一的制度体系。

(4)推行校务公开。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创新公开方式,丰富公开内容,保证教职工、学生、社会公众对学校重大事项,重大制度的知情权。

(5)构建学校与社会沟通协调机制。建立社会参与监督机制,定期召开沟通协调会议、邀请家长代表、社会人士、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记者进入校园,体验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沟通交流,切实形成社会参与学校管理的新机制,共同促进学校发展。

3.深化学校人事管理改革

(1)建立学校领导考核评价机制。依据分管工作要求制定学校领导考核方案。完善领导听课评课制度,健全学校领导日常巡课制度,将各自分管工作完成情况作为领导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2)完善教职工岗位绩效考评制度。按照“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原则,完善教职工考核评价标准,强化岗位绩效作用。

(3)完善师德考核机制。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引导广大教师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认真开展每年一次的师德师风考核工作,将师德表现纳入教师档案,考核结果与教师职称晋升、评优评先、绩效工资等挂钩。

编辑:杨凌云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事业单位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新晃一中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新晃一中 版权所有 湘ICP备14001921号-1
联系地址: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新晃镇太阳坪路27号
邮箱:xhyzbgs@163.com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