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西部思考 > 着眼提高,着力改变

着眼提高,着力改变

2012年12月21日 00:00:00 来源:本站原创 访问量:1499 作者:杨先智

——新晃一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回顾与展望

2010年12月31日

我校2010届高考,二本以上一榜上线150人,在全市27所省市示范性普通高中绝对数排名中位居第七,综合评估全市第五,在怀化市2010年高考总结表彰大会上受到了市教育局的表彰。这个成绩的取得绝不是偶然的,而是县委、人大、政府、政协空前重视和特别关怀的结果,是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的精心指导以及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校师生员工特别是2010届高三年级团队通力协作、勤奋耕耘、锐意创新、自我加压的结果。

一、宽容关爱,终成正果

1、特别关怀,播撒甘露。三年来,无论是县委、政府的现场办公,还是人大、政协的调查研究,都始终本着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对教育周期的规律性把握,面对一中08、09两年的高考质量下滑既不熟视无睹,也不简单责罚,相反却以满腔的热情包容呵护,理解支持。在现场办公、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出台了包含安置回乡大学生就业和设置教育教学质量巨额奖金等72条硬措施在内的《关于建设教育强县的决定》;果断决策调度资金用五年时间化解一中1200万元的巨额债务;力排众议特许一中实施基础性绩效工资;高瞻远瞩地鼓励一中教师运用手提电脑进行教研和教学;县委书记曹成华同志在一中最困难的关头迎难而上,受聘出任一中名誉校长并当场赠送大礼包——由县财政安排资金80万元将所有教室安装空调,开创了湖南省公立高中教室安装空调的先例;将高考目标具体数据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县长张霞同志在省教育考试院发布高考成绩并划定录取分数线的6月25日,亲自坐镇县招生办核实目标实现情况并提出提高录取率的具体措施;7月1日党的生日县委书记曹成华同志设宴慰问并祝贺奋斗在教育一线的教师代表……,新招迭出、盛况空前,措施特别、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效果显著。

2、特别指导,雪中送炭。新晃作为楔入贵州的湖南“鼻子”,地理位置和经济文化背景是奇特的,参与湖南省的高考是残酷的,作为教育行政和教育科研的主管部门对新晃一中的指导相应地也是艰难的。但他们对新晃教育和新晃一中的质量特别关注,情有独钟。分管教育的汪辉副市长、市教育局黄瑜局长以及分管业务的副局长多次来晃,而且亲临一中与老师零距离接触,倾情交谈,鼓劲加油;市教科院的各科教研员特别是理科综合教研员更是不辞辛劳多次来到一中把脉问诊、出谋划策,并在今年的3月18日,破例将全市的理科综合研讨会选在新晃一中来开,研讨之余全市高中理化生老师惊异发现新晃一中学生课间操如此规范,被市教育局段兴龙副局长誉为“怀化第一操”,由此断定新晃一中2010年高考一定会走出低谷。市教科院党支部书记、英语教研员佘长保先生更是对新晃一中的校园文化建设赞赏有加,认定“新晃一中确实是一个读书的好地方”。县教育局的领导同志则把振兴一中视为已任,经常深入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和课堂,广泛听取意见,制订发展目标,采取有效措施,果断投入资金,化缘善款善物为一中各班教室安装多媒体设备和校园智能音响系统,为优化一中育人氛围,加强一中生源建设和激发品学兼优家庭贫困学生的学习热情倾注了心血、汗水和智慧。

3、特别支持,春风送暖。一中的发展状况,牵动着全县26万父老乡亲的敏感神经,备受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也得到了有识之士的热情支持。自2007年以来,社会支持力度明显增强。2007年4月中旬,市民政局分管慈善工作的副局长姚茂术同志怀着强烈的故乡情怀和浓厚的教育情结,将捕捉到的劲牌公司拟在湖南省开办两个慈善阳光班的信息在第一时间传递到新晃县民政局、教育局和一中,千方百计使新晃一中获得承办资格后连续四年亲临新晃一中出席每届慈善阳光班的开学典礼,殷切勉励,谆谆教诲。他虽然对自己“成不了慈善家”而惋惜,但他发誓要“从新晃一中慈善阳光班做起,争取成为一名慈善活动家”。虔诚可鉴。县民政局局长杨水中和慈善会的同志们以百倍的热情将慈善阳光遍洒在一中慈善阳光班的阳光学子身上,使一中贫困学生无论在资金上还是在物质上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资助。同时首开先河,出资5000元对2010届5名赴长沙进行美术强化培训的学生予以专项资助。县财政局克服自身用车困难,调度有12个座位的商务车专程接送一中老师赴长郡中学参加备考研讨会,并特批资金支持男子群舞《狼图腾》赴长参赛和支持学生赴京参加空军招飞局进行身体复检。在市民政局的引荐下,广州绿诗草化妆品公司总经理谢晖女士对我校2007级10名学生予以每人2000元的资助。在省慈善总会办公室唐艳红女士的引荐下,利群集团、王老吉集团对我校今年考入大学的学生予以名额不等每生5000元的资助。在县工商联杨慧英和吴进军同志的引荐下,怀化海联集团对我校10名学生予以每生1000元的资助。青酒集团新晃总经销佘志刚先生多年致力于“喝杯青酒,帮个学友”活动,专项资助新晃籍贫困大学新生顺利跨入大学门,同时积极推动成功开办新晃一中“青酒集团第一届慈善阳光班”,还积极与尹安品等10余名民营企业爱心人士结对资助在校学生,有的甚至表示将资助到大学毕业能够自立为止。移动公司在每年资助10名新晃籍高中学生每人每年1000元的基础上,从今年起将物质资助转变为智力资助,为一中学生提供勤工俭学岗位,以“废弃手机的回收与处理”项目启动为运行平台,与一中联手,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并耗资近5000元为开展活动较好成果出色的优胜班级赠订全年度《中国青年报》,为学生呈上精美的精神食粮。尤为令人感动的是,在今年8月25日为贫困大学生募捐的现场,经费并不宽裕的鱼市、林冲、晏家、李树、方家屯等乡镇政府捐资均在2000元以上。和谐共建、大爱无痕,一中教师近两年来积极参与爱心传递,在校内设置阳光助学基金,一次募捐达3万余元,在今年8月25日资助贫困大学新生募捐现场一次性捐款1.3万余元,在今年10月中旬为2011届高三学生蒲娟同学心脏手术全校师生一次募捐2.7万余元,其中班主任林道顺老师个人捐款1000元。

二、三年探索,初见成效

1、压缩规模,优化氛围。2007年8月23日,我校组建新的领导班子,随之也开始了办学思路的大转变。思路之一就是提高录取门槛、压缩办学规模。这样做,虽然加剧了我校的债务,但是学生开始珍惜在一中读书的机会,违纪的学生逐渐减少;扩大办学规模时,我校几乎每周都要处分学生,压缩规模后,每期很少处分学生,相反,每周的升旗仪式都以正面教育、正面激励为主题,学生的心态日益阳光,整个校园氛围逐步进入良性循环状态,为我校的稳步发展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2、抢抓机遇,乘势而上。2007年4月,根据信息在第一时间将申办“慈善阳光班”的报告递达省慈善总会办公室,获得了承办“慈善阳光班”的资格。为办好这个班,以此带动一中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我校党政班子和全体教师高度重视,倍加珍惜,把环节做细,把过程做实,赢得了省慈善办和资助方—劲牌公司的高度赞誉和信任,省慈善总会王克英会长还亲笔在首届慈善阳光班班委会、团支部的汇报暨感谢信上批示,对该班教师和学生认真的教学态度给予了充分的肯定。2009年9月16日,劲牌公司派出代表来到我校参加慈善阳光班的开学典礼并与首届阳光班学生座谈。在这次典礼上,新晃一中为劲牌公司代表和省慈善办领导敬献了一台文艺晚会,演出效果均在各位领导和来宾的意料之外,他们惊喜感动之际,承诺只要该班学生考上重本20人,该班学生均应邀到劲牌公司参观考察,并得到省慈善办筹集的更多资助。这对该班乃至本届全年级学生都是巨大的鼓舞,高考揭晓,该班50名学生全部二本上线,本科一批突破30人,劲牌公司喜出望外,不但热情接待该班学生做客劲牌公司,而且还根据省慈善办的意向,启动第二轮资助,这样,劲牌公司向我校的慈善投入将达到180万元。抓住劲牌公司提出20人考上一本的机遇,提出了一本一榜上线20人为资格线,正录一本人数与教师表彰一对一的方案,在县委、政府和县教育局的全力支持下,充分调动了老师的积极性,结果2010年高考,一本正录48人(不含预科3人),全年级46位老师被县委、政府以高考集体突出贡献奖的荣誉进行了表彰和奖励,这在新晃教育史上是第一次,对一中老师而言,也是头一回。

3、转变观念,调节心态。2010届在2007年招生时情况不容乐观,全县前10名学生一个也没招收到,全县前100名的学生进入一中的也只有32人,而且名次大部份靠后。面对这种生源状况,我校采取的对策是,一方面禁止老师在每次月考分析时一味地抱怨学生不肯学、基础差,而要着重探讨自身的教育教学做了什么,改变了什么,准备干什么。一方面分阶段强化理念,调节心态。高一提出“以不断进步的成绩和品质向家长报喜”,高二时结合150人的二本上线目标明确提出“发扬敢想善拼的载人航天精神,为共创2010年高考佳绩而奋斗”,高三时则提出“着眼提高,着力改变”。引导教师既不盲目乐观,更不盲目悲观,面对现实,脚踏实地,循序渐进,渐入佳境。

4、育人为本,德育为先。07级新生入校后,我校教师层面进行了反思:为什么过来天天喊高考,高考却很难如意?为什么“有心栽花花不发?何不来一个无心插柳柳成荫”?明确了“高考只不过是教育的副产品”的理念后,从07年秋季开学开始,我们就从整顿课间广播操、习帖练字、停止使用一次性泡沫餐具入手,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每年举行一次全校性的广播体操比赛、合唱比赛以及现场百人书法大赛等活动,经过两年的努力,整齐规范的广播操已成为新晃一中一道靓丽的风景,广播操比赛和合唱比赛已成为全校师生判断一个年级管理水平和预测高考结果的重要因素。拒绝白色垃圾之后,我校的环境卫生也进入了良性循环状态,特别是高三凤凰楼的走廊和楼道始终如一日不见一片纸屑和一点垃圾,令人爽心悦目。这些系列活动以文娱为载体,赋予了深厚的德育内涵,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条件。

5、师生互动,共建和谐。在常规落实上,我校非常重视学生评师评教赞美老师感言的反馈,让全体老师传阅后表达感慨,形成集成块的展板形式向学生展示反馈,师生之间达成互相激励的互动效应,这就是本届学生在考场上遵规守纪、彬彬有礼的主要原因。在促进教师成长上,09年高考后,将课改省份的高考试题专辑提供给2010届的老师进行研究,同时在高三教学楼大厅开辟“感悟新高考心得交流园地”,分学科把每个教师的姓名标出,贴出文章与同事、学生分享,有效地遏制网上下载、应付了事的陋习。在09年8月教师感悟新高考的文章中,有的老师就预测到湖南将采用宁夏模式,从2010年3月省教育厅确定的模式来看,预测是准确的。重要的是,全体老师对新高考做到了心中有数,复习也就有了针对性。为了实现目标,建立跟踪台帐,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让老师有意识地与更多的学生交流、沟通,尽可能地走进更多学生的内心世界,进一步和谐师生关系。由于师生关系和谐,老师们心情舒畅,为学生服务的热情日益高涨,在民政局局长杨水中同志调剂资金的支持下,杨永旭校长亲自下乡采购正宗土鸡蛋为阳光班学生滋补身体,王孟良老师每天从一楼提水到五楼为阳光班学生煮鸡蛋、熬稀饭,田海云老师为贫困学生织毛衣,班主任在中秋节之夜主动为学生买水果、月饼……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6、拓展视野,提升品位。无数事实表明,文化熏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健康发展以及提升学校办学品位至关重要。从07年起,我校积极倡导老师利用周末为学生开设讲座,这对学生和老师都是双赢的举措。同时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先后请来了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赵继良教授和雅礼中学特级教师、长沙市教科院邓志刚工作室首席专家邓志刚老师为本届师生开设《人生感悟十题》和《高考作文方法指导》励志和学术讲座,每次讲座长达3小时,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意犹未尽,受益匪浅,这在我校办学史上是从未有过的,场景令人惊讶,也让人感动。进入三年二期,我校在县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引进深圳优势教育技术中心的《生命导航》项目对2个理科班和3个文科班的学生尝试进行“助推高考心智训练”,学生在父母面前忏悔,在老师面前交流,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同事之间在游戏、分享和交流中达到了空前的和谐。高考结果表明,参与训练的两个理科班有了明显的进步,两个文科班大幅度超额实现了预设的目标。

7、诚意借鉴,博采众长。三年来,我们实行了拿来主义,把积压在总务处财会室的《鹤鸣五溪》发给学生阅读,让学生深受激励和启发,要求学生填写《读书信息反馈表》,引导学生把书读到心里,化为行动;借鉴山东昌乐二中的经验,形成注入新晃一中元素的《成长日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项工作是倡导性的,但我们发现王孟良、石陆生、陈红艳、田海云、吴莉等5位班主任老师高度重视,高考结果表明,其中4位老师被县委、县政府授予了个人“突出贡献奖”;同时,我们请进来,走出去,加强了与兄弟学校的交流,吸取了芷江一中班主任协调科任教师、通道一中周考制度、中方一中艺体训练管理、沅陵一中生源建设的成功经验,付诸行动,效果明显。

8、创新范例,提振信心。三年来,我们很重视特长生的培养,但绝不允许特殊生的存在。因此特别重视高三学习环境的卫生,把高三课间操一直做到高考前一周,这些都完全打破了传统惯例,开创了新的局面。2009年6月14日,高二提前进入高三动员大会,我们把报告仪式大力压缩,腾出主要时间让学生进行才艺展示,形式是新颖的,内容则是震憾人心的,全年级倍受鼓舞。学生发现,学艺术的同学可以做得这么好,坚信学体育、学文化也不应该差,这就是互相激励。男子群舞在长沙比赛夺得全省第一的消息传到学校,老师和同学们更是欢欣鼓舞,干劲倍增。

三、乘风破浪,再立新功

虽然2010年高考实现了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历史性转折,但要步入良性循环和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任重而道远。从现在起,我们必须尽早谋划质量目标,明确办学思路,加大工作力度,创新育人方法,共谋发展路径。

1、文化引领,求真务实。2010届的成功是三年磨一剑,致力于教育规律回归的附产品,致力于营造浓厚育人氛围、浓郁校园文化和美丽校园环境的自然产物。这一届三年来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活动多、讲座多、演出多、比赛多、训练多、仪式多。这些活动归结起来就是重在育人,就是德育。但我们把德育当作一种文化、一种智慧,让德育也可以表达得很精彩、很细腻,感觉到教育还活着。三年来,我们把政治性、思想性很浓的德育工作做得颇有文化气息。我们重视德育,但不贩卖德育,我们强调育人,却常常运用随笔的情调。整个过程朴素而不乏灵动,摇曳多姿而蕴含哲理,整个过程注入了特色鲜明的新晃一中元素,赋予了强烈的激励功能。现在的问题是如何继续发扬光大。课间操成为景观,凤凰楼卫生状况实现超越,凝聚了体育老师和班主任持之以恒、精益求精的心血,这是难能可贵的事业追求和目标坚持。《成长日记》和《跟踪台帐》、习帖练字和作品展览,“班班有歌声”和学生自我教育自主管理如何进入常态,如何运用校园文化资源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认同感、荣誉感及自豪感和教职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这些都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神圣使命。不必担心学生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同度,其实很多学生的认识水平走在我们前面。比如我们在11月24日对全校学生进行了一次校园文化认知情况调查,很多学生的认识令人感动。比如0903班杨玉群等同学对学校推荐的18首基本曲目高度认同,认为“经典歌曲的共同特点就是催人奋进”;1005班吴配禹等同学则认为18首基本曲目“都非常好”,“早就应该开展这样的活动了”。有学生找到永旭校长建议组织志愿者行动,并自告奋勇参与其中整治学生宿舍旁山上的白色垃圾;国旗下值周学生的点评比行政的点评更具体、更尖锐、更深刻。现在已是我们如何构建机制形成抓手因势利导的最佳机遇期,我们要倍加珍惜。因为这是进一步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最为宝贵的资源和可靠的保证。同时,我们也应形成这样的共识,常规活动必须常态化,广播操、合唱、书法之类的比赛应该是常态的自然展示,不应该临时突击和强化作秀,而应追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追求比赛名次固然表现了一个人的上进心,但育人过程中的比赛名次只是一种助推手段,而绝不是终极目标。

2、理科挖潜,内涵发展。“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不能仅仅铸字在房子上,重要的是要付诸在行动上。相对而言,2010届理科有很大的进步,但我校理科偏弱的总体格局还没有实现根本性的转变,艺体更是占了半壁江山。平心而论,选择理科是艰难的、痛苦的,但后续发展却是顺利的、幸福的,因为国家的招生计划是3:7的比例,这个比例则是由社会生活的多元和市场丰富的需要所决定的。如何解决我校目前存在的文理倒挂的问题,将是我校未来几年内的重大课题。关于这一点,树立信心是第一要务,要看到理科短板实际上是我校整体质量提升的潜在空间,发展的潜力很大。关键又在于路径探索。正如毛泽东所言:“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的话,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探索路径其实就是解决方法问题。事实证明,外延扩张、加班加点是不可取的,长此以住,学生“感冒”、老师疲劳、家长反感,我们不能再走这种老路,必须走一条内涵发展之路。我们在07年前尝试过诸如清华北大强化班之类的加餐方式,都半途而废、无果而终。现在必须调整方式,转变为重平时课堂、重课程改革、重模式变革、重常规的进一步落实、重平时沟通与激励,重兴趣的激发和信心的树立,重面向全体学生,最终实现群体优生的脱颖而出。这是克服2010届期待圆上刘超、姚才毅的北大梦,舒吴施浪、尹思女的清华梦,舒灵振、张伟林的飞行梦,最后功亏一篑、失望太多、仰天长叹的根本性措施。在加强平时沟通和激励方面,我们已形成了《成长日记》和《跟踪台帐》的载体和抓手,在整合社会资源激发兴趣和树立信心方面,我们已对“环保生物”与“德育地理”作了初步的尝试。但是要形成一种行之有效的模式,零打碎敲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全面启动,全员参与,形成氛围与合力。比如数学,能否与生活贴近多一点,这当然要开动脑筋。高中数学是一个严密的体系,完成教学任务已属不易,能否在激发学生兴趣,树立学生信心方面多想点办法,应成为一个着力点。再如英语,我校在1995—2000年的高考中,无论英语人平分、最高分,还是英语专业考生的口语考试,在怀化市是首屈一指的,但近年来却有些郁闷。能否通过演绎“激情风暴”,引导学生开展“互动疯狂英语”教学,实施“一个单词一个单词读准,一个句子一个句子读顺,一篇文章一篇文章读透”;鼓动学生读讲英语要“大声、大胆、大量”;启发学生学英语“头皮要硬,嘴皮要勤,脸皮要厚”来重铸我校的英语辉煌呢?再就是物理、化学,能否通过加强探索实验课的实施及加上命题更加符合学生实际,组织丰富多彩的贴近生活的竞赛活动等等来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以至立下科学研究的远大志向呢?数理化难学是事实,但通过设定目标、激发兴趣、加强计划、磨炼意志、加强方法指导,相信我校的数理化现状是可以改变的。当年钱伟长先生考清华数理化共考25分,物理只有5分,系主任吴有训先生同意他一年后物理考70分即可转系,终成数学、物理领域一代宗师应该不是特例。

3、构建平台,打造名片。名片就是一个学校的特色、品牌。桃江县成为传统的招飞基地是品牌,黄岗中学以奥赛取胜名扬全国是品牌,靖州一中理科长盛不衰是品牌,文科后发制人形成了品牌,会同一中后来居上也在形成品牌。我校08级10班是一个体育特长班,全班45名学生在今年6月10日至12日的湖南省第二届学业水平考试中一举实现了九科正考合格率100%,接着在9月26—29日的以县为单位组队的怀化市第八届中学生运动会上为我县赢得了荣誉,获得了团体总分第二名的好成绩,紧随而来的是该班吴剑、肖开国两名同学入选怀化市代表队,参加12月初在株洲举行的湖南省中学生运动会,参加男子400米、4×400米两个项目的比赛均进入第三名,为怀化市跻身全省前六名立下了汗马功劳,两名同学也均获得了长沙理工大学在2011年的特招资格。两年前,县里要求我校出两个节目都很难,但近两年来接二连三的整台文艺演出越来越精彩、越来越大气,证明了我校艺体教育是有成效的,有了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队伍,这在我们怀化市亦称品牌。但要打造名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是一个有志之人毕生的追求。2010年10月1日《中国教育报》用一个整版介绍了一个新闻人物:包头一中体育教师、女排教练郝振生。郝老师从1978年开始,32年的时间培养的100多名女排学生走出了包头,走出了内蒙,走出了中国,走向了世界,这些队员全部考上清华、北大等重点大学,且大部分是作为文化考生考上的,他成了包头这张城市名片的缔造者。他创造了神话,他实现了运动员专业发展、文化取胜的双丰收。他的绝招在于他对“包头一中女排队员”有一个很好的定义:“学习最努力、训练最刻苦、品行最优秀”。为了这个定义,他介绍说:“我们一直在前进,就是因为我们心中总有一个目标”。“不管是在比赛中夺冠,还是考一个好大学,我和我的学生总在给自己设定目标,这就是信念,信念是力量的源泉”。今年5月份,胡宏伟老师还在北京进修,他向学校申请要求回来参与招生并表态:给我35个学生,不管他们是牛是马,三年之后我一定让他们成为人模人样。与此同时,他还设定了打造新晃一中艺术教育名片的目标,可以说,这与郝振生老师的追求是英雄所见略同,这也与省教育厅拟在明年实施艺术特色教育学校的项目决策不谋而合。今年七月十六日在芷江蟒塘溪的班主任工作研讨会上,李栋梁老师道出了他的心声,他以47岁的年龄竞聘班主任,目标就是再圆做大做强体育高考的梦想。学校条件有限,但在精神上给予了支持,这就是平台的构建。讲到这些,可能有些老师会产生误解,好像打造学校特色、品牌只有艺体的份,其实,我们的各类课程都可以打造学校特色和品牌。前面讲的“疯狂英语”、“生活数学”、“环保生物”、“德育地理”、理化的“探索实验”等等,把它们做出点效果就是特色,把它们做到极致就是名片。再如语文,于漪、斯霞等教育名家的核心经验就是突出“情感”,一辈子的“情感语文”教学让她们的学生终身难忘,受益一辈子。受此启发,我们能否把“美丽的一中我的家”征文活动作为切入点做一个品牌呢?构建一个巧妙的平台,寻找一种恰当的载体,让我们的学生和老师在这个平台上和载体中相互学习,互相激励,不断超越,应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当然,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效地应对高考,仅靠一两次征文活动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但总要有切入点、突破口、增长点和具体的抓手,因为毕竟写作是语文教学效果最集中的反映。写作的育人功能是独特的,不可替代的,毛主席曾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过:“我是用文房四宝打败了对手”。虽然没有涉及全部,也未触及根本,但道出了文化的魅力和威力。没有进过军事院校,也很少摸枪,但他却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完全得益于他的博览群书和通俗易懂但大气磅礴、妙趣横生的表达。粟裕大将也是如此,他是常德师范的学生,但他指挥的战役往往出奇制胜,连一向傲气的林彪也不得不佩服“粟裕尽打神仙仗”。关于写作的功能,北京师范大学肖川教授有一段精辟的揭示,在这里,我们不妨分享:1、写作可以改造你的口头语言,使你的口头表达比较完整、规范、精当、雅致;2、写作能使你的头脑变得井井有条;3、写作能使你的认识更准确、更丰富、更深入;4、写作能使你有一种非常好的人生态度,把一切都当成一种体验,用体验的心态去面对生活;5、写作还能带给你成就感,这也是我们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体验。教学如此,管理也一样,要有自己的思想和独特的东西,教务处如能把立足课堂的校本教研项目管理方案拿出来,调动了老师的积极性,明确了操作性,把我校的理科劣势转化为优势,能反复地复制,并能持续发展,就是了不起的贡献,这就是管理方面的名片。如果我们的每一个岗位都有自己的追求,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都在打造自己的品牌和名片,我们的生活就更有尊严,生命就更有质量和意义,新晃一中就一定能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执笔:杨先智)

编辑:裘愉峙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事业单位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新晃一中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新晃一中 版权所有 湘ICP备14001921号-1
联系地址: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新晃镇太阳坪路27号
邮箱:xhyzbgs@163.com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