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传承 > 杨永旭校长阐释《敬畏历史 传承文化》

杨永旭校长阐释《敬畏历史 传承文化》

2012年11月09日 00:00:00 访问量:4011

同学们,目前我所在的位置是三年前改造的。那时大家都还未入校就读,也就谈不上什么印象,对其旧貌老师们可能还有些印象。2009年暑期,从山东曲阜把孔子像请进校园时,引来热议一片,且以反对的声音最为激励,当然,时间消解了当初的激动。2010年上半年,在孔子像身后两旁的墙上题上了八个字,一是影响了中国社会2000多年的“礼、义、廉、耻”,一是我校老校长周常沛先生于上世纪40年代提出的校训“诚、敬、勤、勇”。2011年,从湘西购置两方龟背石置于左右花坛,其一,肖牛,喻勤于耕作,其一,肖蛇,喻飞龙在天,掩映于植物色块构成的祥云图案中,栩栩如生。一俯一仰,喻俯仰不愧天地,褒贬自在春秋。各元素构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以传承历史文化、追求天人合一的孔子花坛。

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是两千多年来中国儒家文化的集大成者和教育实践家,以仁礼二字教化天下,成万世师表,奠定了中国人集体人格的基因。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言人,难出其右。但愿同学们面对孔子像能思接千古,感受到孔子像的社会意义和审美价值。

一位教育前辈曾说过,天下学生所学课程、所用教材大同小异,但后来所形成的素质大不同,性情各异,关键是在学校所体验的教育氛围不同。办学校,办的就是一种氛围,这氛围就是校园文化。

前段时间,我们邀请三位年过八旬的曾经是新晃教育界风云人物的老校友回忆上世纪四十年代在晃中读书的生活。一位是我校退休教师关一老先生,先生详细解读了校训、校歌,深情回忆了时任校长周常沛先生的教育家风范和学校生活的点点滴滴。“他到职后,严格办学,重视学识和品德修养,强化人格教育。果断提出:损坏公物者,开除学籍;考试舞弊者,开除学籍”。

一位是新晃二中退休多年的老校长张有本先生,在回忆文章中,张老校长全文默写了周校长亲自撰写的校歌歌词。学校“以校训、校歌为教育之纲,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每周一早晨,举行朝会,校长亲自训话,还请社会进步人士到校给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形势教育”。

一位是曾任我县多所小学校长,也就是现在一完小张仕才校长的祖父张家桢先生。“当时,校风,教风,学风都很好。每天清晨,照例升国旗,周校长光着头,穿着长衫,笔挺地站在旗杆对面……,老师们很有风度,着装朴素,整洁,大方,言语文明,平易近人,堪为师表……,学校有理发室,男同学每月理一次发,价格低于市场一点。”

老一辈先贤发展教育、启蒙社会的精神风范,光照后人,泽被后世。真正的教育,不仅仅是高考升学率,不仅仅是分数,它的内涵要丰富得多。真正的教育是文化,是以文诚意,以文化人,以文育心。毕业六十多年,一辈子的记忆,这就是教育!这就是文化!

70余年的办学历史,一所学校也已形成了自己的气质和性格。带着历史沧桑味的校训、校歌无疑是学校文化的奠基元素,是学校文化的灵魂。

“诚敬勤勇”四字校训是周常沛校长于1946年提出的。

诚。真诚,真实,忠诚老实,诚恳诚挚,诚心诚意,与虚假欺骗相反。《论语》:“君子诚之为贵”。

敬。恭敬,尊敬,尊重,敬爱,敬老尊贤,尊师重教,子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勤。勤劳,勤苦,勤俭,勤劳艰苦,勤劳俭朴。跟懒怠相对。

勇。勇敢,有担当,有责任意识,勇于进取精神。《中庸》:“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知耻近乎勇”。

“诚敬勤勇”是周常沛校长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周老校长著有《孔子的教育论》一书,系统阐述了孔子修身为要,克已复礼,反求诸已,勤于内省,身体力行的教育思想。学校以“诚敬勤勇”四字校训,教导学生修身养性,修炼人品,学会自我教育,以培养具有高尚人格的青年。

在阅读老校友的回忆文章的感言中,高二(11)班的姚淞允同学写到:“我们的校歌虽然简短,唱一遍不到1分钟,却意义非凡,每一句歌词都有着一篇经典名家名句,充满了中华文化之美”。说得很好,的确如此。

“养成行己有耻之德性”一句中的“行己有耻”出之于《论语》子路篇:“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意为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用善恶、廉耻之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抱定博学于文之决心”句中的“博学于文”出自《论语》雍也篇:“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矣夫!”意为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修藏游息,勿怠勿荒”一句中的“修藏游息”出之于《礼记》学记篇;“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藏谓怀抱之,修,习也。藏修指专心学习。游息:犹行止,游玩与休憩。此句意是心里常想着学习,不能废弃,甚至休息或闲暇之时也要学习。

“朝斯夕斯”出自《三字经》:“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意指早上这样,晚上也这样,形容求学勤奋而有恒心。

“日就月将”出自《诗经·周颂》:“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就:成就,将:进步,每天都有所成就,每月都有进步,不断学习,就能达到无比光明的境界。

歌词在抒情写景,对师生提出博学敦品、德才兼修之后,对同学们提出了服务社会人生的求学目的。以善良之心,博爱之心去服务社会,帮助他人。正如《大学》开篇第一句所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求学不仅是为个人的功成名就,而是服务大众,促进社会进步和谐。

同学们在传唱之时,一定要理解歌词的内涵,领会前辈先贤的期望。本学期,我们首倡“唱校歌,升班旗”仪式,就是为大家营造一种积极上进的学习氛围,增强集体观念,在日复一日的传唱中,把校歌歌词的文化内涵内化为我们自己的精神动力,成为我们师生共同的精神人格。

老师、同学们,文化就是一种氛围,一种生活方式。是长期积淀的果实,是一代代传承的结果,是心底深处的爱憎、接受不接受、痛快还是不痛快,是未经刻意选择的习惯成自然,是润物无声的水滴石穿,能穿越时空,逾久弥香。

大唐盛世,光耀史册的不是文治武功,而是文化,是唐诗。千百年后让人记住的不是位极人臣的姚崇、宋璟,而是李白。这就是文化!

路过高三楼,放轻我们的脚步,停止说笑打闹。这就是文化!

不挑食,讲节约,静静的吃饭,怀着感恩的心把最后一粒饭吃干净,这就是文化!

衣贵洁,不饰华,上循分,下称家。这就是文化!

阅览室里,安静的看书,做摘抄笔记,用不影响旁人的音量交流讨论。这就是文化!

在自然灾难面前,看到生命的无助、脆弱,在生活中,看到受造物主着弄折腾的生命,我们会流泪,会伸出援助之手,这就是文化!

爱小敬老,当师生见面,能相互温情友好的招呼问候。这就是文化!

同学们,校园文化的活体呈现,就是我们师生身上的礼仪!礼仪就是行为规范。正是礼仪,使文化变成了行动,使无形变为有形,使精神可以触摸,使道德可依可循。

一切文化都沉淀为人格,一所学校的文化,也就是这所学校的集体人格。

老师、同学们,让仪礼使我们成为文化人吧!以传承经典文化来提升我们的集体人格吧!

 

2012.11.5

编辑:裘愉峙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事业单位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新晃一中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新晃一中 版权所有 湘ICP备14001921号-1
联系地址: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新晃镇太阳坪路27号
邮箱:xhyzbgs@163.com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