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传承 > 豪情有兴写文章

豪情有兴写文章

2014年04月15日 16:24:21 来源:新晃红网论坛 访问量:7255
——记两任湖南省参议员、筹建晃县县立中学、民国时期侗族惟一公开出版作品集《东山集》的作家、教育家舒守恂先生

舒    莫
                                      
参加北伐的转折道路
    先父舒公守恂,号幼恂,笔名醉翁。侗族。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生于湖南晃州晏家乡港溪。自幼聪明好学,才华出众,族中人都寄以希望。先祖父舒公泽卿(润)学识渊博,曾言先父文似其人,独树一格,诗词亦见长。民国三年(1914年)先父毕业于湖南长沙农业中学,同年考入北京法政大学;民国九年(1920年)毕业后在长少法政学校任教两年余;民国十一年(1922年)任湖南省参议员,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民国十四年(1925年)任湖南省永绥县县长。未几,任国民革命军四十四军军事法官,参加北伐。民国十八年(1929年)任湖南省公路局益常购地委员;民国廿年(1931年)任江苏省及湖南省视察员;民国廿二年(1933年)至民国廿四年(1935年)任湘黔公路芷晃段征工委员会督工委员;民国廿六年(1937年)再度任湖南省参议员。
    先父禀性刚直不阿,在短短的仁途生涯中,透视了官场的腐败糜烂行径,鄙视一个个为禄利而卑躬屈膝的丑恶嘴脸,毅然于民国廿八年(1939年)弃政从教。这在以后他的《东山集》里对当政冷嘲热讽四处可见。他在《以诗代柬答伯豪世兄》中写道:“株守一官乖宿愿,月明三径好归田,碧霄腾举寻常事,赢得清闲便是仙。”在家乡先父首先与热心教育的如姚镜如、胡楚藩、周常佩等筹建晃县县立中学,为提高地区文化知识开晃县中学之先河,并亲任国文教员达七年之久。民国卅四年(1945年)任湖南芷江沅郡中学(芷江、晃县、麻阳和黔阳四县联办)校长,并兼任芷江区中等学校甄别考试委员会主试委员,管理中等学校甄别考试。民国卅七年(1948年)任满后仍回晃县中学任教,直至解放后1950年12月离职。1955年于港溪病逝,享年60岁。

爱憎分明的写作生涯
    民国廿八年(1939年)——民国卅四年(1945年)在执教之余,兼任《晃县民报》主编及芷江《春秋晚报》名誉董事;还常为《芷江民报》及辰溪《晨报》撰稿。
    先父平时写的文章和诗作,绝大部分收在《东山集》里,由中国晨报社出版,《晨报》主编冯英子,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第12位名流为其作序。先父擅长多种文体,杂文、小品、论述,笔锋犀利。文随时代而为民鼓呼,或政治或经济或文化或生活,似乎以眼前话题侃谈耳闻目睹而并非闲话;有时直言不讳,怒目正视,亦愁亦感,尽在其中。江南才子陈祖培老师在序中赞道:“急流勇退如袁子才,风流迭宕如白居易,”“为文既如韩柳,而诗词直逼晚唐两宋。”言写的时论“而以少胜多,短悍,锋芒逼人,诧柑以讽,有功于世道不少焉!”序中称赞风格,“突起异军,别树一帜,挽吟坛于既倒,作砥柱于中流,使北宋风流,不致渡江而绝!”
    先父堪称是一位伟大而真诚的爱国主义斗士。极力主张抗日,收复山河;非常同情在铁蹄蹂躏下的中国人民;痛恨汉奸走狗卖国贼。《东山杂文》共59篇,提到抗战的就有33篇,其中有多篇是专谈抗战的。如《七七纪念感言》,首先对前方抗日将士大加赞颂,“我前方将士,不惜拼掷头颅,壮烈牺牲,此种国民最高道德的表现,实足以惊天地而泣鬼神!”在文章最后一段更大声疾呼并表达抗战到底的决心:“寇深矣!事急矣!黄河两岸,大江南北,胡骑纵横,几无一片干净土。我国四万万同胞,吾湘三千万民众,吾晃十万父老兄弟诸姑姊妹,值此‘七七’纪念,岂无‘风景不殊举目有山河之憾耶’。欲求事实上之胜利,直到收复失地,湔雪国耻之目的,唯有铁与血耳!乃可求生,乃可图存。”在《纪念‘九一八’》一文中,描述了沦陷悲惨的景情之后,喊道:“我们抗战到底的意义,就是要复仇雪耻,收复整个的失地,……这个目的一日不能达到的话,那怕我们剩最后——寸土,流最后一滴血,我们的抗战是不能休歇的。”最后提出了八个口号:“1、扩大锄奸运动。2、加强反攻和加紧建设。3、粉碎敌寇在东北的阴谋。4、毁灭敌寇在东北一切大小的傀儡组织。5、意志集中。6、力量集中”等。表达了先父是爱憎分明有血有肉的意志。要求抗战到底,铲除汉奸走狗。
    先父在诗作中也突出这方面的意志。如在《登抗建亭》一诗中痛斥卖国贼和质问国民党当权派。诗云:
一亭突立在山阿,凭杖登临感慨多。
好景当窗思载酒,沈流入眼欲凌波。
南朝商女方舒眉,北地胡姬又献歌。
芳草如烟堪试马,大军何日渡黄河。
    把汉奸卖国贼的丑态写得淋漓尽致和表达了切盼早日收复大好河山的愿望,在《寄杨君作新》诗的后两句“故乡消息君休问,恢复中原待枕戈”。也表达了抗战胜利的乐观主义精神。对自己的弟子也寄以期望,如《赠女弟子胡小萍》:“女儿亦当英雄胆,不扫胡尘未有家。”都表达了爱国主义思想和抗战到底的意志。
    只要听到抗战的胜利消息,真是欣喜若狂,奋笔疾书。在《本报国庆纪念感言》的最后一段写道:“此次长沙第一次会战大捷,为抗战五年来未有之巨大战果……欢呼之余,弥觉其鼓舞,弥觉其振奋,……乘此次胜利之余威,踏着先烈之血迹,奋勇前进!一鼓而下岳阳,再鼓而下武汉;武汉踞长江之上游,居天下中心兵家所能攻而不守之地。既得武汉,然后分兵四出,收复失地,重整山河,可渭易于反掌。‘坚定信心’、‘守住岗位’,最后胜利,即在眼前!”
    先父对土豪劣绅嗤之以鼻,对当局的苛政秉笔直书。在《对于孔县长莅任之数点希望》一文中写道:“官斯土者……擅作福威,或纵容爪牙,公行贿赂”、“晃人苦于兵燹,苦于苛政,苦于豪劣者久矣”。在《窨子的功用》一文中,对那些土豪劣绅不可告人的勾当作了曝光。“宅的功用,究竟是那几样呢?避免火灾一也,便防盗匪二也,便于囤积居奇三也,便于喝雉呼炉四也,便于吞云吐雾五也,晚间关上大门,油盐等类货物便于掺和杂质六也,形势巍峨,使没有钱的人不敢上门,可减少许多无谓的应酬七也,叫化子在门前大喊‘老爷’、‘太太’给你一个充耳无闻,使你以后不敢再来叨光八也,便于藏垢纳污,暗锁春色九也,还有各位读者意想不到的十也。”从这所举的十个方面把那群肮脏的灵魂作了无情的批露。
    先父极为热心家乡的教育事业,可说是呕心沥血。在《读杨君作新中小学毕业会考感言之后》一文中写道:“抗战六年以来……晃县的文化究竟进步了没有?我们不要粉饰,我们要自己检讨,同时我们还要根除阿Q自己安慰自己的精神……我们小学教育程度的水准,与抗战以前比较,似乎半斤与八两,没有多少的区别,还有什么进步之可言呢?”文章又以军阀张敬尧把“派”字错写成“抓”字的趣闻来说明不能写错别字的重要性。张敬尧想在他老乡求职信上批上“派到执法处”,却写成了“抓到执法处”,几乎送了他老乡的性命。也同时批判了“写几个错字无关的闳旨”的说法。最后,对教育工作提出五点意见。“一、读书必先识字……。二、弥补儿童少写错字的缺陷,首先慎择师资。三、……必须宽筹经费,否则束修不足以养廉,虽有贤者,对于教职未必乐就。四、小学国语教科书,每本都有文法课程,担任国语教师的……不应吞枣式的马马虎虎敷衍了事。五、注重小学生常识的灌输。”
先父对教职工作一贯兢兢业业,上课从不迟到,从不缺课,在担任四年沅郡中学校长时,长年住在学校。在课堂也很讲究课堂艺术,以收到教学效果。讲课多用谈话法,经常与学生对话,使课堂显得活泼轻松。六月之夏,见学生有些困倦,便从课文中引出一段笑话,待大家精神了之后又继续讲课。

反对迷信的独到见解
    先父对事物的看法常有独到之处,在当时来说确与常人不同。在《本报三十::年元旦献词》一文中引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来论证中日战争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的辩证关系,肯定抗战必胜。在《通力合作》一文中明确提出“人力可以胜天”的唯物观点。
    先父早在郭老之前就为曹操翻案,批驳关于诸葛亮神话的传说。唯一的也是仅存的一篇诗论《东山诗话》,有—·段论述:“魏武文武全才,雄略盖世,三国人才第一”,一次在晃县中学全校师生联欢会上,大声朗诵曹操的《短歌行》,并对其文彩大加赞扬。还曾为蒋干鸣不平,曾严肃地对我说:“蒋干是周郎的同窗,很有谋略,是曹操的高级谋士,是小说戏剧将其丑化了。”对诸葛亮的评价也有与常人的不同看法。在《东山诗话》中说:“因魏吴当年赤壁鏖兵之时,正当秋令,只有西风……不意气候倏变,风向转西,周郎因利乘便,遂以破曹,结果贪天之功以为功。”“有诸葛亮借东风,一段神话,殆为小说家穿凿附会之谈。诸葛亮曾六出祁山,北伐中原,……既可巧借东风,何不连寿龄而并借之,以完成其光复汉室还于故都之伟业?甚矣!小说家言之妄诞无稽也。”先父还对我说:“诸葛亮动不动就锦囊妙计,他何以先知先觉?诸葛亮怂恿刘备过江招亲,是叫刘备去冒险,是很不负责的,难怪刘备在白帝城托孤时,对诸葛亮仍存有疑虑。”   
    先父还是一位地道的无神论者。在解放前的旧中国,在家乡几乎家家有神龛,早晚上香,唯独我家不设神龛,既不焚香也不烧纸。在晃县中学一位教英文的马老师,是基督教信徒,见我家不信鬼神,便动员先父信奉耶酥教,当即遭到先父无情地回绝:“不信!我不信!我什么都不信!”便一面摇手,一面转身离去。先父还经常发表小品文讽刺那些搞迷信活动和信神信鬼的愚昧思想。
    先父也曾是一个富于正义感的热血青年。在“五四”运动时,面对旧军阀的血腥镇压,举旗呐喊,上街游行。这时先父正负笈北平,积极参加了这个伟大的运动,亲眼目睹了当时军阀屠杀之淫威,及学生血肉横飞之惨状。
可贵严谨的写作风范
    先父的写作态度极其严谨。所写作品,似乎顺手拈来,随便谈谈,其实不然,而是如梗在喉不得不发。有时在下笔之前,常有意与人交谈,听听对方的反应如何。一次,以《罗局长》为题写的小品文给我看。当我读到罗局长给人治病的描写“他左手托着一碗清水,右手伸出中、食两指对那碗水一阵乱舞,而口中念念有词地喝口水向病人的脸上喷去,并随口大声疾呼道:“‘滚他妈的蛋!好了!’”我不禁卟嗤一笑。原来先父是想从我的反应,看看这篇文章的效果如何。又一次与我谈到邻居杨木匠。是说一次傍晚忽刮一阵狂风,街里房盖刮坏不少,而夹在两高屋之间的杨木匠的矮小茅芦却安然无恙,故不能遭到大风袭击。而杨木匠却认为是当时他向院里撒了两碗小米,喂了过路的神马,才平安无事的。我听完之后苦笑着摇了摇头。不久这事便以《杨木匠》为题发表在《晃县民报》上。对人民大众落后的愚昧思想也作了善意的批评。
    先父每当作完诗之后,不及时发表,而是在房间或庭院一边来回踱步一边吟唱,旁若无人,觉得满意了才去发表。先父这种严肃认真的写作精神是值得我永远学习的。
    先父性格开朗,豁达大度,潇洒脱俗。平易近人,诙谐无束。弟子遍及全国,有的颇有建树。有从事教育几十年,当了中学校长的,有的当了大学教授、系主任的;有的参加了轰轰烈烈的解放战争,在部队从事文化教学工作的或在工厂从事成人教育的;还有的当了全国人大代表的,或从事科技工作的。
可敬的一代曾驰骋疆场敢于呐喊热爱教育事业的父亲,只迎得两袖清风悄然归去。回想先父对我的教育和影响是深刻的。我既是他的儿子也是他的学生。在先父诞生一百周年之际,写了这篇简略的回忆。最后以一首七律表达我的哀思。
    七律·吊先父诞辰一百周年
沥血半生一课堂,侗乡桃李竞芬芳。
不惜北伐青年血,何愁南旋鬓发霜。
昂首无心求腾踏,豪情有兴写文章。
莫笑老圃埋丘谷,回首陶公晚节香。


注:作者简介——舒莫,侗族作家,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
                通讯处:哈尔滨市道里区城乡路132号化工试剂厂
                邮编:150070
    文章来源——“亚高原”网站吴跃军曹秀莲夫妇制作提供。
编辑:裘愉峙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事业单位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新晃一中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新晃一中 版权所有 湘ICP备14001921号-1
联系地址: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新晃镇太阳坪路27号
邮箱:xhyzbgs@163.com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