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考时评 > 钟秉林:高考改革的新挑战与新机遇

钟秉林:高考改革的新挑战与新机遇

2016年12月12日 08:14:08 访问量:794 作者:钟秉林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社会关注度高、政策性强、涉及面广。面对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带来的新挑战和新机遇,高等学校和中小学校要在更新教育观念,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和选拔标准,构建考生综合评价和多元录取机制,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创新,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和综合改革,推进学校的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

一、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核心价值取向是引导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等学校和中小学要确立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观,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围绕“立德树人”开展教学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形成重视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校园文化;要践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研究学生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选择权,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育教学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学生的多样化、个性化培养,鼓励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要在教学活动中坚持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观,摈弃以教师、教材和课堂为中心的陈旧教学观,转变教师角色,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积极探索先进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不断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进一步明晰人才培养规格和选拔标准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是科学甄别与选拔合适人才。

第一,高等学校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于高级专门人才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多样化需求,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结合学校自身的目标定位和办学优势特色,进一步反思和明确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调整和细化各专业大类、专业群和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规格,避免盲目攀比和培养目标规格趋同。

第二,高等学校要依据本校确立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面对特定的市场需求,优化和明晰各专业大类、专业群或专业的人才选拔标准,体现学校及专业的差异性和特色,吸引合适的人才报考本校。

第三,自主招生的试点高校要结合学校人才培养规格和学科专业特色的实际,认真研究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的具体要求,并将其体现在人才选拔标准之中,使考生申请和学校推荐能够“有的放矢”,避免相互攀比和“掐尖”等现象的产生。

第四,中小学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要明确学生培养规格,优化学生评价标准,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要改变目前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的倾向,重视发挥其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师素质和改进教学效果等方面的功能。

  三、进一步探索综合评价和多元录取机制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要求,是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

第一,高等学校要配合上海、浙江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根据本校的人才选拔标准和学科专业结构特点,按学科专业大类(专业群)向试点省份提出考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三个或三个以下科目要求。同时,要依据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需求预测情况,研究按专业大类(专业群)或按专业(专业方向)进行招生录取的办法。

第二,高等学校要制定科学规范的考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和办法,组织教师等专业人员对高中学校提供的学生综合素质档案进行分析,采取集体评议等方式对考生综合素质做出客观评价;并研究将其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原则和具体办法。

第三,高等学校要建立科学的标准和规范的程序,进一步探索自主录取、推荐录取、定向录取、破格录取等多元录取机制。对高中阶段全面发展、表现优异的学生,实行推荐录取;对符合条件、自愿到国家需要的行业、地区就业的学生,实行定向录取;对在实践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或具有特殊才能的人才,实行破格录取;自主招生的试点高校要结合本校学科专业特色及培养要求,优化自主考核内容,重点考查考生的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发挥学科专家的作用,探索科学有效、简便规范的考核方式,并将自主考核结果与高考总成绩相结合,实行自主录取。

第四,中小学校在推进学校教育转型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将其作为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要构建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改进评价方式,丰富评价内容,从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特长、社会实践等方面,客观准确地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发展的情况,使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结果可信赖、可比较,并将综合素质档案提供给高校作为录取学生的重要参考。

  四、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普通高校入学考试方式与内容的改革以及招生录取机制的改革,对深化高校和中小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一,高等学校要认真研究未来新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的变化情况,培养学术型人才和高端应用型人才的本科院校要抓住改革机遇,探索按学科门类、专业大类或专业群的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技术型人才的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要面向行业与就业市场需求,加强产学合作和产教融合,探索多样化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第二,高等学校要结合专业特色和社会需求,调整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平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宽口径培养与职业能力养成、对口按需培养与夯实拓宽学科专业基础的关系;要调整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结构,努力提高人才培养效果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改善学生的创业和就业能力。

第三,高等学校和中小学要研究互联网时代知识传播渠道和方式的新变化,关注以“慕课”、“翻转课堂”、“微课程”等为代表的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方式对高校和中小学人才培养工作带来的冲击,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结合校情尝试探究式学习、“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重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的养成。

第四,高等学校要主动应对取消本科招生录取批次带来的生源竞争的新挑战,淡化等级身份观念,增强提高培养质量、办出专业特色的紧迫感,集中精力抓好学校的内涵建设,通过提升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来吸引数量充足、质量较高的生源;并通过精心的培养,使每个学生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五、进一步探索学校体制机制创新

普通高校入学考试制度和招生录取机制改革的推进,将带来生源结构和培养模式的变化,必然对高等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优化和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提出新的要求。高等学校要不断深化学习制度改革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探索体制机制创新,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学校自身实际,适时开展按大类宽口径培养、学分制、短学期制、书院(学堂)制,以及订单式培养、校企合作育人等多样化的改革尝试;要抓住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带来的难得机遇,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调整院系设置和教学组织,创新教学管理机制和学生事务管理机制;要完善学校内部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建立学生学习效果跟踪和评估机制;要推进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制定和实施大学章程,为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制度保障。

普通高校入学考试科目、内容的改革以及考生综合评价机制的完善,对优化中小学内部治理结构、改革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提出了迫切要求。中小学要不断深化人才培养体制和教学管理体制的改革,结合学校实际开展分层教学、分组学习、选课制和“走班”教学等多样化的改革尝试,探索和形成中小学教育教学模式的新常态;要改革教师聘任和考核制度,调整教学组织和学生管理机制,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制度和组织保障。

六、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应对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带来的新挑战,关键是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改善和教师综合素养的提升。高等学校和中小学要认真研究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趋势,进一步明确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路和重点,认真实施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加强师德建设,优化教师队伍结构。要加强教师的职业发展规划和在职培训工作,重视校本培训工作,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尤其要提高他们发现学生特长和潜力、指导学生选课选专业以及指导学生规划学习生涯的能力。要改革教师聘任和考核制度,引导教师教学相长、教研相长,将科研资源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重视教学管理人员和学生工作干部的培养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和思想政治工作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将倒逼高等学校和中小学深化综合改革、探索协同创新。高等学校和中小学要高度重视、积极面对,形成改革共识和改革合力,进行系统研究和顶层设计,稳妥扎实地开展综合改革实践探索,将学校的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作者:钟秉林,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教育学会会长。本文摘自《教育研究》2015年第3期。

本文授权转载自:北师大基础教育教材微信公众号(bsdjcjy)

  微信编辑:赵彩侠

《中国教师》杂志社官方网站:****

编辑:杨先智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事业单位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新晃一中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新晃一中 版权所有 湘ICP备14001921号-1
联系地址: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新晃镇太阳坪路27号
邮箱:xhyzbgs@163.com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